《世界名著阅读经典--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简介:
前苏联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俄罗斯人,生于乌克兰西部沃伦省的一个工人家庭里,父亲是一个酒厂的工人,母亲给别人当厨娘。他不到十岁就给别人放牛、当童工,倍尝了饥寒之苦和人格的屈辱,十六岁参加红军.二十岁成为共产党员。他从小就对以消灭剥削、消灭压迫、解放人类为斗争目标的布尔什维克党有一种近似本能的亲和力。艰难的时世以及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在他年幼的心灵中孕育了对权贵和剥削匝迫者的憎恨,从小就形成了桀骜不驯的反叛性格。他自幼酷爱学习,从六岁起便渴望进小学,但最终因为家庭困难而未能如愿。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随家迁到乌克兰内地小镇上。一九一九年,红军离开舍佩托夫卡时,他背着家人毅然跟随部队上了前线。虽然刚刚十六岁,他在战斗中英勇过人,头部和腹部受重伤,右眼失明,被迫复员,转到地方工作。一九二一年他十七岁.被乌克兰肃反委员会派到基辅市所属机构工作,并任团支书。从一九二四年开始,他的健康逐渐恶化,最后双目失明,全身瘫痪,在病榻上写成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未完成的《在暴风雨中所诞生的》(第一部)。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从一个在社会底层挣扎的贫苦少年,逐渐成长为一个为祖国和人民的事业奋斗毕生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历程。年少的保尔曾做过店员,任人欺侮;偷过德国人的手枪,因救朱赫来而坐牢;辗转于硝烟弥漫的战场,多次挣扎在死亡线上;革命胜利之后又将全部身心投入了国民建设当中……在这个过程中,保尔表现出了一个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所具有的坚毅、勇敢、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他把自己宝贵的青春交给了党和人民,在全身瘫痪的情况下仍勇敢地拿起笔服务于人民。保尔的精神是一面永恒的旗帜,保尔的事迹和品格是每一个21世纪青少年学习的榜样。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