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
:

《悦经典21:骑兵军敖德萨故事——巴别尔短篇小说集》

PDF

作者: [苏]伊萨克·巴别尔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561393291

作者简介:

伊萨克·巴别尔(ИсаакБабель)

1894—1940

犹太裔俄国作家,生于敖德萨。苏俄国内战争时期曾参加布琼尼骑兵师。作品构思独特,长于刻画生活细节。以短篇小说集《骑兵军》《敖德萨故事》跻身世界文学巨匠之列。1939年被诬为间谍,被秘密处决,20世纪50年代恢复名誉。

戴骢

本名戴际安,江苏苏州人。1956年开始发表译作,长期在出版界从事外国文学的编辑和翻译工作,被中国翻译家协会授予“资深翻译家”荣誉称号。译有屠格涅夫、蒲宁、左琴科、布尔加科夫、阿赫玛托娃等诸多俄语文学大师作品,获得俄罗斯作协颁发的高尔基奖章。

内容简介:

《骑兵军敖德萨故事》是俄国“沉默派大师”伊萨克·巴别尔的代表作。

《骑兵军》是1920年巴别尔以战地记者的身份跟随苏维埃红军进攻波兰,并根据征战经历创作的一系列短篇小说。有战场速写,有军旅故事,是关于人类社会文明与暴力、征服与抵抗、杀戮与死亡的鲜活记录。

在《敖德萨故事》中,作者用绚烂的语言、激越的笔调描写了作者的故乡、黑海海滨城市敖德萨的市井百态,种种奇人异事在巴别尔笔下呼之欲出,全书既洋溢着世俗的苦乐悲喜,又流淌着苦难的黑色诗意,传达的体验直抵人心。堪称是又一部尚未被国内读者认识的俄罗斯文学经典。

所有评论

2023-05-04 12:51:41
0发表
巴别尔小说的语言正如海明威所言,是尤为简洁有力的。他讲述故事所采用的与众不同的形式,有些令我痴迷。而在故事题材的选择上,他有别于许多小说家,所选题材多涉及到人的隐秘的情感世界。他的笔触精准幽微,实在引人入胜。
2023-05-04 12:51:41
1发表
谈论英雄其实就是谈论战争,这类话题无穷无尽,说不清道不明,也无需说清道明。我认为,高明的人,是不会去评判战争和英雄的,他们所做的,只是展示而已,全面地展示,让我们这些后人自己去观,自己去尝,而有心之人也自会在心中竖起一面无字之旗,立身正影。
2023-05-04 12:51:41
2发表
巴别尔在西方世界是与卡夫卡齐名的作家,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其作品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大家所认识。他死于苏联大肃反,去世时年仅46岁,大量文稿被毁掉,其流传下来的代表作就是《骑兵军》《敖德萨故事》两部。这次陕师大社独具慧眼将巴别尔这两部作品都收入悦经典系列,对广大喜欢俄罗斯文学的读者是一个好消息。在巴别尔文章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一个个传奇的故事。他每一篇文章都不长,让你可以在较短时间一气读完,但在这么简短的篇幅里,作家讲故事的本领发挥的淋漓尽致,一个个饱满生动的人物——哥萨克骑兵,农妇,黑帮老大,普通农民,
2023-05-04 12:51:41
3发表
最近一段时间的活动很多,也很给力,等着双十一的活动配合优惠券。不知道有没有合适的书参加活动。
2023-05-04 12:51:41
4发表
最早是在高中的读本上看到这个作家的文章,感觉确实不错。
2023-05-04 12:51:41
5发表
巴别尔死于苏联斯大林时期的大肃反,这是一部他用生命写就的、教人摆脱幼稚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教科书。新版本质量很好。
2023-05-04 12:51:41
6发表
这个版本必须献上最高度的评价,收录齐全,装帧精美,译文引人入胜,爽。
2023-05-04 12:51:41
7发表
读过董夏青青的《科恰里特山下》,就想读一读对她影响至深的巴特尔。
2023-05-04 12:51:41
8发表
巴别尔的作品非常陌生,但这个版本一拿着就有种亲切感
2023-05-04 12:51:41
9发表
巴别尔的狱中绝笔:“一九一六年,我写完我的第一篇故事拿给高尔基看……然后我参加了内战。一九二一年我继续写作。近来我一直忙于到一九三八年底已完成第一稿的一部作品的写作。我完全无罪,我从未做过间谍,我也没进行过任何反对苏维埃的活动。审问时,我的证词是自我诽谤。我只有一个请求,那就是允许我完成我最后的作品……"作家的请求当然不会得到许可。即使官方宣布的巴别尔死期都是假的:1941年3月17日,这位不朽的作家莫名其妙地多“活”了一年多。
2023-05-04 12:51:41
10发表
一本好书的气质,收入篇目多,文字基本没有发现错误,排版纸张都很好。这本书吸引我的是作者讲故事的能力,每一篇都是精彩的故事。比如:敖德萨故事中有很多当地黑帮的故事,当然这些故事不可能像电视连续剧《上海滩》那么通俗,但有趣离奇的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美国的犹太人不少是从现今乌克兰南部海港敖德萨移民过去的。《敖德萨故事》讲的就是二十世纪初敖德萨犹太黑帮的家族兴衰,与《美国往事》正好可以衔接上,《美国往事》中的犹太黑帮是敖德萨黑帮的后代。纽约有一个地区叫小意大利,还有一个地段叫小敖德萨。
2023-05-04 12:51:41
11发表
如果说吉普赛人是大篷车上的民族,那么哥萨克就是战马上的族群。“哥萨克”在突厥语中的意思为“自由的人”。他们世世代代游牧在东欧的大草原上,从波罗的海到黑海都有他们的身影。在俄罗斯历史上,哥萨克人组成的轻骑兵,是俄国向西伯利亚扩张的过程中的主要依仗。伊萨克·巴别尔笔下的骑兵军是对这个群体最写实也是最浪漫的描写记叙。文中的骑兵军虽然粗野无知,手段残忍,但是凶狠里裹着隐隐约约的柔情,忠诚于遥不可见的革命大义,对待认定的叛徒绝不心慈手软,寒光闪闪的钢刀就是他们的誓言。他们爱刀,爱马,爱战友,私德上又处处存在瑕疵。他
2023-05-04 12:51:41
12发表
又一个死于革命的天才作家。所幸留下了一部分天才作品。不幸的是还有更多天才作品可能永不曾出世。
2023-05-04 12:51:41
13发表
一本小说最吸引人的除了故事,还是故事,情节曲折的故事,震撼心灵的故事,有趣有料的故事,这些在《骑兵军敖德萨故事》中都不缺。甚至可以说,这本书本来就是由若干故事组成的,故事的主角有哥萨克骑兵战士,有贩盐的妇女,农民,屠夫,黑帮老大,客店女老板等等。巴别尔的功力体现在他能用比海明威还要简洁的文字在几千字的篇幅中就把一个故事讲得声情并茂,人物刻画得生动丰满。版本是戴骢老师的,装帧精美,用纸也好。值得收藏。
2023-05-04 12:51:41
14发表
我喜欢巴别尔不动声色的残忍。在短篇《盐》中,他讲述了这么个离奇的故事:在法斯托夫火车站,一个穿着体面抱小孩的妇女要求哥萨克骑兵允许她搭乘运兵的火车去某地和他的丈夫团圆。战士巴尔马绍夫同情她,说服其他战友让妇女搭车,其他妇女被强暴,而这位抱小孩的妇女一直安然无恙。“妇人,您坐在角落里,像所有做娘的一样,好生给您孩子喂奶,谁也不会上角落里来碰您的。”而当他发现妇女襁褓中其实是贩运的私盐而非婴儿时,他立刻把妇女从火车上扔了下去,看她没死,又端起枪“从劳动者的土地上,从共和国的面容上洗去了这个耻辱。”惊心动魄的场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