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增广贤文》
:

《新版家庭藏书-笔记杂著卷-近思录》

PDF

作者: 朱熹

出版社: 山西古籍出版社

ISBN: 9787805989464

作者简介:

朱熹(1130.9.15-1200.3.9),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南宋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省婺源县)人。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为政期间,申敕令,惩奸吏,治绩显赫。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人们曾用这样的话赞美他:“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归。”乾道三年(1167),偕学生林用中、范念德从福建赶赴岳麓书院,与张栻会讲三月,会讲的主要议题是“太极”和“中和”,然后同游南岳。朱张会讲,盛况空前,学生多达千人之众,其声势为全国之最,史称湖湘学派自此之后,才去短集长,臻于成熟。淳熙十二年(1185),他还动员衡州官府重修石鼓书院,提出把书院办成德行道义之实的教育机构的方针,使书院教育走上正轨。在石鼓书院复兴后,应湖南提刑宋若水之请,撰写了一篇名垂千秋的《石鼓书院记》,由张栻亲书,后人镌制成石碑,置于石鼓书院内,使“石鼓有声于天下”。他一生三次监南岳庙,但都只是遥领食俸,并未亲临南岳。明万历中(1587-1598),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张栻、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吕祖谦(1137-1181),字伯恭。婺州(金华)人。祖吕好问,(1064-1131)字舜徒,南宋初年“以恩封东莱郡侯”,始定居婺州金华(今属浙江)。当时,学人多称其伯祖吕本中(1084-1145,字居仁)为“东莱先生”,吕祖谦则称为“小东莱先生”。到了后世,一般均称吕祖谦为“东莱先生”了。

内容简介:

《近思录》依次辑录北宋新儒家周敦颐(濂溪)、程颢(明道)、程颐(伊川)、张载(横渠)四人关于大体而切于日用的语录,而朱熹作为编选者之见解自然也多有反映,故此一书实可囊括北宋五子及朱子一派学术之主体。朱熹《近思录前引》曾述编撰意图说:“惧夫初学者不知所人也,因共掇取其关于大体而切于日用者,以为此编。总六百二十二条,分十四卷。盖凡学者所以求端用力,处己治人,与夫所以辨异端、观圣贤之大略,皆粗见其梗概。”《近思录》十四卷,总成于淳熙二年(1175),起初只言其大纲,而无目录。朱熹说:“《近思录》逐篇纲目,一、道体;二、为学大纲;三、格物穷理;四、存养;五、改过迁善克己复礼;六、齐家之道;七、出处进退辞受之义;八、治国平天下之道;九、制度;十、君子处事之方;十一、教学之道;十二、改过及人心疵病;十三、辨异端之学;十四、圣贤气象。”(《朱子语类》卷一五)现在通行的《近思录》十四卷目录,为朱熹再传弟子叶采撰《近思录集解》在朱熹上述纲目的基础上加以订立。此后相袭沿用,把《近思录》分门别类为道体、为学、致知、存养、克治、家道、出处、治体、治法、政事、教学、警戒、辨异端、观圣贤等十四卷。这基本上体现出朱熹的设想。束景南先生在《朱子大传》中分析说:“全书总分四部分,第一卷,论太极之理的本体论和性论;二至四卷,论敬知双修的认识论与修养论;五至八卷,论大学之道;九至十四卷,杂论儒家之学。概括了四子的政治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反老佛异端思想等,具体而微地构造出了以实用伦理人生哲学为核心的二程理学体系。”《近思录》全书十四卷,凡622条,选语出自四子著述共27种。所选语要的条数多少依次为程颐、程颢、张载、周敦颐。因为二程著述相对较多,所以在《近思录》中所占的比重也较大。《近思录》的内容编排,每卷均以周敦颐为始,继之以二程兄弟,张载为后。虽然张载较二程兄弟为年长,似乎应该先于二程兄弟,但在朱熹心目中,周敦颐是理学的开山祖师,是理学的奠基者,程颢、程颐提供了理学的主要理论建构,张载则是理学思想的必要补充。《近思录》没有收录北宋另一位著名理学家邵雍(1012-1077,字尧夫,赐康节,人称康节先生)的言论,这是因为邵雍之学基本上为《周易》理数之学,道家气味太浓,却极少涉及儒家特别重视的仁义等基本问题。《近思录》全书只有一处提及邵雍(《近思录》卷五《克治》)。从这个意义上说,《近思录》并不能全部辑录北宋理学家的主要论点,而是经过朱熹慎重考虑而有取舍、有简择的节选本。《近思录》编辑原则主要是根据朱熹的哲学理念及其道统观。全书紧紧围绕“性理”之学,以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为*,表达了儒家由太极一阴阳一五行一万物化生的宇宙论生成模式,而后再至圣人确立人道法则的人生论,全面、完整地体现出宋儒性命义理之学的思想体系,集中阐述了儒家内圣外王修养实践功夫论,成为指导儒家学者开物成务、内圣外王的范本,此书实为“性理”诸书之祖。《近思录》一书可称是后人了解宋代理学基本构成的重要选辑著作。《近思录》的分类编排、次序规模以及所体现的理论体系,充分体现了朱熹“集大成”的理论设想,从中可以看到朱熹综合北宋五子之学的理论努力,也可以从中看到朱熹自己的理论体系的基本轮廓。

所有评论

2023-05-04 12:51:41
0发表
《近思录》是朱熹、吕祖谦共同编辑的,是理学的入门著作,该书对《近思录》进行注释和翻译,有益于大家的学习。
2023-05-04 12:51:41
1发表
这套书我也买过部分,书本封面装帧很深沉大气,很喜欢,内容简洁,译文简练,不错,此辑近思录,足本收录,值得收藏
2023-05-04 12:51:41
2发表
了解宋明理学的入门读物,品味传统学术的经典之作。
2023-05-04 12:51:41
3发表
宋儒理学入门书,“四子,六经之阶梯。《近思录》,四子之阶梯。”本书注释较简略,有译文。钱穆认为中国人必读的书有《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六祖坛经》《近思录》《传习录》。
2023-05-04 12:51:41
4发表
此书是朱熹和吕祖谦编订的理学入门书和概论性著作。它选取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4人语录622条,分类编辑而成。
2023-05-04 12:51:41
5发表
注释很好,印刷精良,看起来很舒服,收到的时候这本书还用塑料纸包着,很干净。性价比很高,又是全本的,挑了很久才选了这个版本,物流也很快
2023-05-04 12:51:41
6发表
还没有看,很期待的。书不错可以简单的了解读懂……
2023-05-04 12:51:41
7发表
读此书,略见宋明理学理论基础之雄厚。虽然也言道、言气,但似乎比先秦时期更加具象而拘泥,缺少了行云流水、天马行空的洒脱,大概是为了让时人更容易理解接受吧。尽管如此,仍不失为一本经典好书。必须理得清,方可行得正。必须能够说服自己,才能够教化徒众。老夫子们治学之严谨、扎实,对后世学人的影响深远,即便五四时期狂批儒教的“新新人类”们,骨子里仍继承了其格物致知、追求真理的精神和劲头。一味否定则难免流于浅薄,盲目接受则更不足取。学问代代相传,常传常新。好书,经典,值得一读。
2023-05-04 12:51:41
8发表
是没有临摹纸的,收到的时候外包装像旧的一样,不过翻开里面还是不错的
2023-05-04 12:51:41
9发表
有活动看价格挺便宜的买的时候都不知道是什么方面的书不过质量还不错
2023-05-04 12:51:41
10发表
作为古籍出版社,印制这样的书籍作为家庭收藏之用,有点名不符实。但性价比高是真的,是普及本。
2023-05-04 12:51:41
11发表
思想上很受启发,值得多读。
2023-05-04 12:51:41
12发表
这本书挺好的,对孩子有所帮助。
2023-05-04 12:51:41
13发表
书很好内容详细还有注释
2023-05-04 12:51:41
14发表
质量、装帧、运输都相当不错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