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

《闽籍唐通事研究》

PDF

作者: 李斗石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 9787520147347

作者简介:

李斗石,吉林和龙人,硕士,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外国语学院常务副院长、日语专业教授。日本国立爱知教育大学硕士毕业。主要研究方向为日本语言文化与翻译。出版《日语的价格》、《福建省全志》两部译著,主编《黄檗流芳》1部,十多篇论文发表于国内与日本学术刊物;主持福建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和横向课题等各类科研项目5项。

内容简介:

根据宫田安的《在日通事家系统考》,在长崎49个唐通事家族中,来自中国的有47个。可以明确判明原籍为福建的有24个,约占中国籍唐通事家族的51%,其中出大通事(不含大通事过人等旁系)的家族就有10个。福建籍华人家族人才辈出,在日本江户历史上留下了重彩浓墨的光辉印迹。被称为唐通事双壁的著名唐通事林道荣(林时亮子)和刘宣义(刘一水子)就是福建籍住宅唐人的二代。福建籍华人后代唐通事,才华横溢,有的成为著名的医学家、音乐家、天文学家、书法家、雕刻师,他们大都善长书法和诗文,把灿烂的中华文化传播到日本,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使者。福建籍住宅唐人不仅捐资建寺院,而且邀请福建省黄檗和尚到日本,林道荣父子等住宅唐人及其后裔(唐通事)也与隐元、即非等黄檗禅师交往密切,为黄檗文化的普及做出了贡献。明治维新后,虽然唐通事的体制退出历史舞台,但*后在任的唐通事及其他们的后裔,不仅为日本幕末西学的传播做出了贡献,而且在明治政府和地方政府中担任外交官、通商馆、翻译官等要职,在日本近代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本书主要收集整理在日本江户时期比较有影响力的24个唐通事家族。唐通事是黄檗文化传播的桥梁、纽带,又是经济后盾,有的唐通事梯度皈依直接成为黄檗宗名僧。

猜你喜欢

红墙大事
2025-04-04 7.3k
追问
2025-04-04 7.2k
文学回忆录
2025-04-04 2.4k
即兴演讲
2025-04-04 1.4k

所有评论

暂无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