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
:

《海外中国研究·忠贞不贰?:辽代的越境之举》

PDF

作者: [英]史怀梅[NaomiStanden]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ISBN: 9787214153296

作者简介:

史怀梅(NaomiStanden),现任职于英国伯明翰大学历史系,主要致力于中国中古史研究,目前专注于研究中古时期的边界、边疆、边境以及生活在该区域的人。

执笔《剑桥中国史五代宋史》“五代”部分,发表论文《五代时期的劫掠与边疆社会》、《游牧者的需求:劫掠、入侵与947年辽的征服行动》等数十篇,在学界影响巨大。

内容简介:

本书改变了以往以民族主义概念观察历史问题的视角,在宋辽对峙的宏观历史背景下,以10世纪燕云地区部分汉人官员和将领依附契丹政权的史实作为切入点,探讨了从唐灭亡(907)至宋辽澶渊之盟(1005)间这一复杂时期内人们忠君观念和边界意识的变化,以及族群间文化冲突与认同等一系列重要问题,进而对儒家的忠诚观念的内涵与变迁作了新的解读。

猜你喜欢

红墙大事
2025-04-14 7.7k
追问
2025-04-14 7.2k
文学回忆录
2025-04-14 2.5k
即兴演讲
2025-04-14 1.4k

所有评论

2023-05-04 12:51:41
0发表
其实我单纯是想了解一下周宋易代之时与辽的关系而已
2023-05-04 12:51:41
1发表
江苏人民出版社的这套海外中国研究丛书质量很高,都是世界上著名的汉学家的作品。公认度很高。项链了解宋朝,绕不过辽,因此,买来看看,开开眼界。
2023-05-04 12:51:41
2发表
本书前半部分文献梳理的理论性强于对史料的分析能力,后半部分只列举了越境入辽的人物,而没有反向的对比,且人物多为五代十国时期,那种乱战的年代忠奸观念本就模糊,以为这种讨论不具备特有性。
2023-05-04 12:51:41
3发表
全新视角谈论忠君观念、民族意识、边境冲突以及族群认同!
2023-05-04 12:51:41
4发表
此书作者将《辽史》《契丹国志》等史料与新旧《五代史》,《资治通鉴》,《宋史》做比较,以五代至宋越界的五个人的事为核心,分析从五代至宋忠观念的变化,是一本好书。
2023-05-04 12:51:41
5发表
抓住南北分裂大背景下的一个侧面,很好。我看通鉴的时候就注意到南北朝的这种类似问题了。高兴有老外写。
2023-05-04 12:51:41
6发表
本书改变了以往以民族主义概念观察历史问题的视角,在宋辽对峙的宏观历史背景下,以10世纪燕云地区部分汉人官员和将领依附契丹政权的史实作为切入点,探讨了从唐灭亡(907)至宋辽澶渊之盟(1005)间这一复杂时期内人们忠君观念和边界意识的变化,以及族群间文化冲突与认同等一系列重要问题,进而对儒家的忠诚观念的内涵与变迁作了新的解读。
2023-05-04 12:51:41
7发表
对宋史很感兴趣,所以,相关书籍都拿下了,就是这么任性!
2023-05-04 12:51:41
8发表
本书对唐宋变革论、征服王朝论、族群性概念的使用都提出了反思。独特的视角,翻译也不错。
2023-05-04 12:51:41
9发表
细述5位“越境者”的曲折故事,启发读者深入思考族群文化冲突与认同问题!
2023-05-04 12:51:41
10发表
这一套丛书,很多不错,可窥国外研究中国之一斑。
2023-05-04 12:51:41
11发表
本书改变了以往以民族主义概念观察历史问题的视角,在宋辽对峙的宏观历史背景下,以10世纪燕云地区部分汉人官员和将领依附契丹政权的史实作为切入点,探讨了从唐灭亡(907)至宋辽澶渊之盟(1005)间这一复杂时期内人们忠君观念和边界意识的变化,以及族群间文化冲突与认同等一系列重要问题,进而对儒家的忠诚观念的内涵与变迁作了新的解读。
2023-05-04 12:51:41
12发表
本书改变了以往以民族主义概念观察历史问题的视角,以10世纪燕云地区部分汉人官员和将领依附契丹政权的史实作为切入点,重新探讨了从唐灭亡(907)至宋辽“澶渊之盟”(1005)间这一复杂时期内人们忠君观念和边界意识的变化,以及族群间文化冲突与认同等一系列重要问题。该书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六个章节)。第一部分(前三章)专注于界定一系列概念并探讨相关观念的变化,包括边界(border)、族性(ethnicity)、忠诚(loyalty)的意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后三章)通过对不同时期越境入辽的代表人物李澣、
2023-05-04 12:51:41
13发表
边界是国家的重要因素,这本书写这个主题,很好!
2023-05-04 12:51:41
14发表
海外中国研究系列,精选的海外评论写中国各个方面的精品,值得收藏,阅读。浩大的书系!慢慢收藏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