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诗词的文化解释》
2025-04-07 14:47:04
诗歌词曲

作者简介:
陆玉林,1966年生,安徽人,博士,教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工作系主任。从事中国文化研究十多年,出版《东亚的转生——东亚哲学与21世纪导论》、《老庄哲学的意蕴》等著作多部,发表《王阳明晚年心境与哲学精神》等论文数十篇。
内容简介:
在传统社会中,诗歌是文士阶层言志抒情的工具,是他们生命的诗性呈现。战国之后的中国诗歌发展史,实际上是士人精神的演化史。传统社会的士人,最重要的使命是弘道。缘此,就有深厚的忧患意识,发而为忧患之音。忧患的个体化的日常化表现为感伤,感时伤事的外化就是感伤之诗。诗人欲弘道而不能,又欲消解自己的愁情烦绪,遂到山水田园中验证自己人格思想的合理性,体味个体生命与宇宙自然生命的契合与贯通,畅性顺情而山水之诗、田园之吟。诗人既不遂弘道之愿,又不愿在山水田园之中怡情养性,惟有与世俗抗争,发为浪漫狂歌。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