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
--《省世格言》
:

《一品高官》

PDF

作者: 刘诚龙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ISBN: 9787513921688

作者简介:

刘诚龙,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专栏作家,《读者》《意林》《格言》等杂志签约作家,邵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邵阳市双清区政协副主席兼科协主席。至今已在《人民日报》《南方都市报》《百家讲坛》等海内外380余家报刊发表文章2200多篇,120余篇作品入选教育部编辑的《中学生课外读本》《大学语文新编教材》等。

代表作有《腊月风景》《暗权力》《历史有戏》《暗风流》《回家地图》《心心点灯》等。

内容简介:

《一品高官》写的是清朝人物,著名的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翁同龢、张之洞,比较冷门的如清官如汤斌如陈廷敬,大大小小,共描绘几十个大清人物,作者博览群书,从浩如烟海的故纸堆里寻出各有个性各有特点的任务。作者对这些人物的刻画,不求面面俱到,但求个性鲜明,不求全身照,但求一个侧影,一个剪影,以有趣而丰富的细节,描述出“这一个”典型人物,文笔老到泼辣,角度奇特刁钻,语言或典雅,或俏皮,既幽默,又生动,既增知识长见识,又让人痛快淋漓,大呼过瘾,既让读者捧腹大笑,又引导读书闭目深思。

猜你喜欢

红墙大事
2025-04-16 7.7k
追问
2025-04-16 7.2k
文学回忆录
2025-04-15 2.5k
即兴演讲
2025-04-16 1.4k

所有评论

2023-05-04 12:51:41
0发表
一开始以为是写现在高官的,看了简介才知道是清朝的。古代龙和一些黄色为皇家、贵族才能够用的,这书封面不错,一品高官,这名字很不错,写到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这些清朝大员,有的没有听说过,疑是野史吧,但是读起来还是蛮有趣的。
2023-05-04 12:51:41
1发表
历数大清帝国的一品大员们,透过事件对这些权倾朝野的高官的心理,及相互间的表面、暗地明争暗斗进行情景再现,对人物的内外在写的惟妙惟肖,怎一个精彩了得。历史小说和文章有很多,这样精彩的不多,作者好文笔,一看是个段子高手。
2023-05-04 12:51:41
2发表
当官是门大学问,这本书虽然不是官场小说,每个故事都涉及官场那些事。有趣,有料很有意思。在官场如何安排别人又如何被人被安排的?一双冷眼藏于历史的隧道里,窥探权利的暗处,用幽默的语言评说清代的一品大员们。
2023-05-04 12:51:41
3发表
作者文笔新颖,角度奇特,语言或典雅,或俏皮,既幽默,又生动,既增知识长见识,又让人痛快淋漓,大呼过瘾,既让读者捧腹大笑,又引导读书闭目深思。透过这些权倾朝野的大员生活及官场点滴,描绘的十分鲜活,给我们很多启迪,很棒的一部作品,值得读一读。
2023-05-04 12:51:41
4发表
历史本身是枯燥的,清朝这些人物虽然离今日有几百年了,但作者通过大量的资料查阅,透过清史的研究,细腻的笔触,将原本很枯燥的历史事件分析的很透彻,人物刻画的也很生动,写的因为通俗,所以精彩,把历史写的鲜活、写的好看。翻看书中场景一点不逊于看一部大片,着实很精彩。
2023-05-04 12:51:41
5发表
刘诚龙的历史作品深刻而有见解,文笔一流,基本上他的书都留意购买,强烈推荐!
2023-05-04 12:51:41
6发表
写的虽然是封建体制下的上层官场生态,中国上千年的官场文化和哲学有众多共同之处,每个故事写的有代表性,一窥大清的一品高官的官员之间、官风、官场潜规则,栩栩如生。值得给好评。
2023-05-04 12:51:41
7发表
读史以明志。刘诚龙的文字就像一只披着狐狸皮的刺猬。狐狸皮是他行文如流水,特别俏皮和悠闲,面目可爱,然其间却透着深深的狡猾;刺猬是他漫不经心叙事,古今中外,鸡毛蒜皮,但突然间平地起雷,斜刺里杀出尖锐的枪角,直抵人性之弱点。用心之诚龙,他在努力地建设具有自身标志的写作坐标轴。
2023-05-04 12:51:41
8发表
无论如何做都是画地为牢:不加入一个圈子,就成为所有人的敌人;加入一个圈子,就成为另一个圈子的敌人;加入两个圈子,就等于没有加入圈子。只有独孤求败的精英才可完全避免圈子的困扰——这种人通常只有一个圈子,圈子里只站着老板一个人。
2023-05-04 12:51:41
9发表
好文章,值得推荐。罗振宇老师也有类似的对曾国藩的评价:曾国藩特别普通,出身平凡、缺点很多、才智中等。但正是这种平凡人蜕变的过程,对大多数人都有借鉴意义。
2023-05-04 12:51:41
10发表
官场学问大。群众基础通常是指“民意”。不过,此“民”只是机关内部的“民”,即机关里的一般工作人员。官员升迁尊重民意,是个正确无比的命题,但这一命题往往在机关里就是要你做一个八面玲珑的“老好人”。一些渴望“进步”的人为羸得“群众基础”,只有见风使舵,对谁都笑脸相迎,从不得罪人。
2023-05-04 12:51:41
11发表
官员学问大,官场学问深。官场特酒文化,会议文化学问很多。能喝一斤喝八两,这样的干部要培养;能喝八两喝一斤,这样的干部要提升;能喝白酒喝啤酒,这样的干部要调走。能喝啤酒喝饮料,这样的干部不能要。
2023-05-04 12:51:41
12发表
官场规则:切忌透露领导行踪。有时领导要去见领导,要请客送礼,肯定不喜欢很多人知道,还有一些家事、私事比如说见个老情人或小三等,更是不敢招摇,有时连贴身秘书都不知道。不少年轻人很容易被领导看中,带在身边,但你注意观察,有的人就跟不了很久,就被换了,原因是管不领住嘴。
2023-05-04 12:51:41
13发表
官场潜规则之一:在官场上有两种办事方法:一种是通过送礼谋到一个位子;另一种是谋到一个位子以后再送礼。前者多是跑官者采用的办法,后者则是有本事被重用后的感谢。官场如战场,跑官买官是官场的正招,会当官的个个都能熟练运用。如何才能脱颖而出呢?最有效的招就是造假。
2023-05-04 12:51:41
14发表
机遇能对“进步”发挥作用,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某种人事政策来的恰是时候。比如,“班子”中必须配一名35岁以下的年轻人,选来选去,就选到了还不讨厌的某人头上;另一种情况是出现在鹬蚌相争之时。比如,两副书记各有甲乙之“心爱”,互不相让,从大局出发的书记之大手便拍在了毫无“准备”的丙的头上。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