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

《垭口:听徐俐讲梅里转山的故事》

PDF

作者: 徐俐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ISBN: 9787540749163

作者简介:

徐俐,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中国新闻》资深主播,以爽利干练的播报风格,在海内外观众中享有较高美誉,并在一系列举世瞩目的重大新闻事件的特别报道中担纲主持。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播音主持“金话筒”奖获得者,中央电视台播音主持首批“十佳”获得者,以其美好的职业形象和社会形象,成为美丽新女性的代言人。近年来,徐俐在写作方面佳作频出,近年出版的书籍有随笔集《优雅是一种选择》、《女人是一种态度》,而《垭口》是作者夫妇两人第一次合作的旅游随笔集。张天蔚,供职于《北京青年报》,写了十几年评论;多家电台、电视台特约评论员;资深媒体人、评论家;不太资深的驴友;爱艺术、爱野游、爱文字、爱美食美景美人,不爱说瞎话。

内容简介:

这本书以作者夫妇两人游丽江认识的颇有个性的咖啡厅老板乔阳,到有了转山的念头为起点,一步步向读者展示了徐俐与张天蔚夫妇两人如何脱离开现代化的办公室的工作,一步步坚定了转山来体会生活以及生命意义的过程。徐俐夫妇已近知天命之年,对于没有强烈的信仰理念来支撑着完成转山的他们而言,13天几乎与世隔绝的艰苦、危险的生活,却是有着激发生命潜能和在艰苦条件下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的特殊历程。

猜你喜欢

红墙大事
2025-04-15 7.7k
追问
2025-04-15 7.2k
文学回忆录
2025-04-15 2.5k
即兴演讲
2025-04-15 1.4k

所有评论

2023-05-04 12:51:41
0发表
文/落潇忙忙碌碌的一天结束,你在干什么?有的朋友告诉我,上上网,聊聊天,然后睡觉;有的朋友告诉我,找朋友吃吃饭,喝喝酒,吹吹牛,斗地主;有的朋友跟我说,其实最想睡觉。我不能说我的朋友没有追求,因为工作之外,大家感到的大多都是疲惫,我想告诉他们的是:工作不是一切,追求工作之外的意义,才是我们时常该思考的问题。《垭口》描述的是徐俐讲梅里转山的故事,艰苦、危险、让人难以忘怀,激发自己在艰苦条件下重新思考生命意义的特殊历程。说起转山,就会提到梅里雪山,一个藏佛中传说神圣的地方,我是第一次听说,因此对徐俐讲的故事非
2023-05-04 12:51:41
1发表
一直以来都非常喜欢徐俐老师,温和中有坚强,干练中还带有女性的可爱和娇俏。她也是我的父辈们喜欢的主持人呢,大方、知性,真是老少都喜爱。她出的第一本书我就买过,还送给我的妈妈看。才知道,原来徐俐老师的文笔也是跟她的人一样,清新、自然,又有自己的一些独到的坚持。曾经想过,是谁这么有幸娶到这么有灵性的女人呢?这次的新书《垭口》,终于让我见识到两人的默契和相知,真是两个很幸福、很有趣的人。看到书名,有点不太了解,什么叫垭口啊?看了书才知道,原来就是山头之间的一个小小的通道,想想自己爬个香山还气喘吁吁的,徐俐老师夫妇
2023-05-04 12:51:41
2发表
很喜欢看有关西藏的书,觉得藏人有种与众不同的气质。可能由于西藏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藏人粗犷、豪爽、执着、纯朴、虔诚的性格。出于对神灵的信仰,藏人世代相传了很多仪式去祈求幸福、洗脱罪孽、净化心灵。转山,就是藏人祈福的一种特别仪式,藏人相信,只要围着有灵性的大山反复绕走,就可以得到神灵的宽恕,求得幸福。转山者,必须舍却私欲,仅为他人祈福,更显其行为之纯洁高尚。中央电视台资深主播徐俐与供职于《北京青年报》的丈夫张天蔚于09年10月,在藏区梅里雪山开始了徒步十几天的转山之旅。此行不为洗清罪孽,只为修炼一下自己的筋骨
2023-05-04 12:51:41
3发表
不怎么看CCTV的电视节目,对其主持人也并不熟悉,但徐俐却是例外。记得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她,还是在某年春节的主持人联欢会,徐俐稳健从容的台风吸引了我的目光,她的美不是明艳的,而是聪颖的,她的美不是柔美的,而是刚毅的,拥有者强大的气场。好像是大嘴韩乔生说过,央视女主播里面卸了妆还能称之为美女的,就是徐俐。因为喜欢她的人,又特意去CCTV4看了她主持的节目,主持风格犀利练达,非常欣赏。《垭口》这本书刚送到办公室,便被同事看到,她惊声尖叫后便要求抢鲜阅读,拗不过她,只好从了,这才知道,原来徐俐如此有观众缘。书再
2023-05-04 12:51:41
4发表
人生在世,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试探自己精神和肉体的极限,若有机会,不妨纵情一试。我想,这是促成徐俐夫妇去梅里雪山转山的一个重要原因吧。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原始的冲动,去追寻心中的梦想,只是现实的生活迫使我们不得不把梦想搁置在一旁,来应付眼前的生活。久而久之,我们习惯了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习惯了每天固定的生活模式,上班,吃饭,睡觉……。但是心中的梦想,却依然不灭,当作者看到季候鸟咖啡馆时那幅硕大的梅里雪山外转图时,心中的梦想终于化为行动了。梅里雪山外转路线,缘于700多年前,沿途要翻过九座高近5000米、低不
2023-05-04 12:51:41
5发表
生命在每个人身上都不可能一样。也绝不是人人都可以能够有这样的时间、这样的金钱、这样的机会得以亲身悠游自在周游于各处名山大川,饱揽河山秀色。然而只要心里爱,又能有什么阻止得了你对美好景致的向往渴望?有了旅者们的美好文字和图片,即使没有时间与金钱的你,只需在忙碌之余腾出些少时间,足不出户,掀开书页,同样也能领略一番人间美景。而《垭口》带给我的除了梅里雪山的险峻,荒凉、圣洁,还有其中世外桃源般的村落,当地的人文风物。这些都通过作者夫妇俩图文并茂的文字与配图,给我带来一次视觉和精神上的盛宴,跟随渐进的文字,仿若也
2023-05-04 12:51:41
6发表
几年前,我对丈夫说:“我们去趟西藏好不好?”丈夫摇头,说我根本没有可能完成。读了《垭口》,我又问:“我们去趟西藏好不好?”丈夫的回答还是老样子。我无言,就我的身体状况来说,或者,今生,西藏只能是萦绕心头的一个梦。每一次读有关西藏的书,我都会有很长时间的持续“冲动”,想去西藏,看看那纯净的天,走近那淳朴的人,在我并不信仰的佛前跪拜,看那些迎风飘扬的彩色经幡,让我的心得以沉静和安宁……我爱西藏,尽管可能永远无法走进。《垭口》是央视主播徐俐和丈夫张天蔚通过梅里转山写出的一本书。所谓“转山”是对着灵性的大山反复绕
2023-05-04 12:51:41
7发表
所谓转山,就是藏族人对着灵性的大山(本书指梅里雪山)反复绕走的仪式。藏族人相信,遭遇苦难的人通过转山能得到罪孽的洗脱与身心的净化。转山者,必须舍却己身私欲,仅为他人祈福而行。位于青海和西藏交界地带滴梅里雪山,转山有两条路线,一曰内转,这条线路较短,只是绕着梅里雪山转小半圈,时间约四到六天;另一个就是外转,将梅里雪山完全转上一圈,这是一条基本封闭的环形线路,一旦上路,便只有前进,而绝无半途放弃、逃逸的路径,绝大部分时间里,还是处于没有公路、没有城镇、没有手机信号的封闭环境。作者所选择的线路,就是梅里雪山“外
2023-05-04 12:51:41
8发表
垭口无言评《垭口》我们很多人都喜欢旅行,喜欢那种背上背包四处流浪的感觉。旅行的目的却大不一样,有些人是出于一种宗教上的虔诚,为了表白自己的心迹,匍匐着身体一路前行,希望得到心灵的宁静;有的人是出于自我的挑战,在旅行中欣赏异样的生活,挖掘生命的潜力,一路风尘一路感悟;还有人,仅仅是为了生活,通过帮助那些想旅行的人,他们的生活得到了帮助。在《垭口》中,作者夫妇是第二种人,扎西一家是第三种人,他们沿路看到的更多的是第一种人。《垭口》是徐俐、张天谓夫妇到梅里雪山转山的历程和感悟,他们的目标仅仅是为了寻找一种不同于
2023-05-04 12:51:41
9发表
在远离我们城市繁华的地方,总有些事物、风俗让我们向往,从原生态动物摇篮的可可西里,到梦幻桃源宛如仙境的香格里拉,再到海拔最高虔诚圣地的拉萨,都承载着生活在都市之中人们的种种梦想。因为都市生活的忙乱和丰富,在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满足的人们,似乎开始需找自己内心的渴望——攀岩、潜水、野营等等亲近自然,挑战自我生存极限的运动成为了人们另一种生活模式,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放松了在狭小空间内各种压抑感。可能在我们透不过气的时候,都向往着追求自己内心精神世界上的满足感。《垭口》就是这么一本书,两位作者便是这么一对儿夫妻,在
2023-05-04 12:51:41
10发表
藏人说:“对着灵性的大山反复绕走的仪式,遭遇苦难的人借此能得到罪孽的洗脱与身心的净化。”而徐俐却说:“我去梅里雪山转山,不为洗清罪孽,只为实在的劳其筋骨,和设想中的苦其心志,在生命中多留下一些关于活过的模糊记忆。”徐俐的最佳旅伴张天蔚也说“在艰辛而无尽的重复中,接近心中渴望的神圣……有一种神圣,在对肉体苦难的坚持和克服中降临,烛照我们的心灵。”……说实话,我就是在对这些坦诚而素朴的不掺杂任何市井的名利的文字由衷的喜欢中开始对《垭口》的阅读的。《垭口》是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徐俐与她的先生,资深媒体人、评论家张
2023-05-04 12:51:41
11发表
观光是一种休闲,一种消费,只是为了看风景,打发假期消磨时光,需要的只是时间和金钱;旅行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人生体验,为了探寻未知之地,风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需要的是超人的意志与牺牲。观光者只是一个过客,上车睡觉,停车尿尿,下车拍照,比如我这样的团队观光客;旅行者却是一种人生,他们一生都是在路上,一生都在行走,甚至可以抛弃家庭、生命,比如徐霞客、余纯顺,他们已经是旅行家了。《垭口》一书的作者徐俐、张天蔚夫妇严格意义上说也是观光客,徐俐是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主播,张天蔚是媒体人,他们在工作之余经常去旅游,换
2023-05-04 12:51:41
12发表
曾经王欢的一首《在路上》影响感染了很多人,更是成为创业者们的精神鼓励,而生活中,无论多么平凡的我们都一直在路上,一直都想找到在路上的感觉。一本关于旅行的书,一本关于转山的记录,一段夫妻携手同行在路上的挽歌。对于久居都市的人群来说,都渴望放松,背起行囊,走向一个远方,这是很多人的梦想,每一次远足都是一次心灵的成长,行走就是为了走出原本的生活,而对于一些专业的驴友来说,行走成了一种常态,甚至对于一些特殊职业的人群来讲,行走是为了寻找,完成一种夙愿,寻找自己理想中的生活,就好像咖啡馆结识的诗人一样,他没有过多的
2023-05-04 12:51:41
13发表
买了太多。还没来得及看。排班很舒服。打算去西藏参考一下。
2023-05-04 12:51:41
14发表
阅读就应该多取经典,摒弃快餐式热门小说,当当上买书已经有几个年头了,喜欢经典文学,喜欢收藏有价值的书籍,工作之余捧一本好书,一杯清茶,阅尽人生,在浮躁的社会中过自己恬静优雅的人生。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