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

《我们在此相遇》

PDF

作者: [英]伯格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563383726

作者简介:

约翰·伯格1926年出生于英国伦敦。1944至1946年在英国军队服役。退役后入切尔西艺术学院和伦敦中央艺术学院学习。1940年代后期,伯格以画家身份开始其个人生涯,于伦敦多个画廊举办展览。1948年至1955年,他以教授绘画为业,并为伦敦著名杂志《新政

内容简介:

当代最有影响力的作家、艺评家、公共知识分子约翰·伯格的自传性小说;一部记忆之书、死亡之书、爱之书、成长之书,一部深沉无悔的告解。没人能比死人更懂得咀嚼活着的滋味。在里斯本,约翰遇见自己的母亲,坐在一个公园长椅上,冲他绽出学生般的天真笑容。她已经死去十五年了。在克拉科夫的集市,他认出了肯,他的“向导”,他少年时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他们上次相遇,肯六十五岁,而那是四十年前的事情。如何计量,进入我们人生的,究竟有多少生命?这本书领我们在生者与死者的相遇中穿越欧洲:从里斯本,到日内瓦,到克拉科夫,还有伊斯灵顿、马德里、波兰……那些看似独立的故事,暗自勾连;那些难以安顿的灵魂,终于找到归属之所;那些感性可触的记忆,刺痛了现在。

猜你喜欢

风起陇西
2025-04-17 9.3k
2025-04-18 2.3k
北上
2025-04-18 1.9k

所有评论

2023-05-04 12:51:41
0发表
读《我们在此相遇》是一本很能给人收益的书。正如推荐人梁道光先生所言,是一部密度很高的书,我们根本无法快速的阅读。《我们在此相遇》中的注解,对于阅读和理解正文及其重要,读者绝对不可以忽视它的存在。这是一部需要反复研读方能发现其中无限内涵的书。为了不误导读者,更深层次的详细见解不想分享了。我想说的是此书适合于深度思想的读者。
2023-05-04 12:51:41
1发表
很有想象力的自传性小说一个下午几乎读完那些交织生与死的故事意识流行走于不同的城市独到的细节
2023-05-04 12:51:41
2发表
装帧很好,封面色彩特别美,约翰的文字不用说了,向来喜欢,推荐~
2023-05-04 12:51:41
3发表
非常好。他的书我第一次读,这本书是打算再好好阅读一遍的一本书。
2023-05-04 12:51:41
4发表
魔幻现实的小说,在不同的地方穿梭,织成生命的节奏。一个城市,一种味道;一个地方,一件东西。这些都因为我们的相遇而存在,也都是为我们的相遇准备的。不管他是什么,也不管他应该是什么。只知道:这一刻——我们,在这里相遇了,这一刻,这条线——把我们联系在了一起。不必忧伤,不必感慨,留下一个东西,让它做记念;留下一个声音,让它去回响。不用回头,不用留念。不必学他们,拍摄不停,不必学他们,恋恋不舍。下一条线将划向何方?
2023-05-04 12:51:41
5发表
第一遍没看懂第二遍觉得有些意思第三遍觉得很不错,值得细细品味
2023-05-04 12:51:41
6发表
也许是文学鉴赏水平太差了,原本想买来在去欧洲的途中解解乏,但竞然看了半天,却不知所云。唉,扔掉又觉得是不是太过分了,留着又实在觉得不会再看了。早知就带本南怀瑾的书了,失望啊
2023-05-04 12:51:41
7发表
翻译的有些生硬故事还不错我想原文会更好看
2023-05-04 12:51:41
8发表
太意识流了,不容易看懂。所谓经典,装的人多了,也便成了经典
2023-05-04 12:51:41
9发表
“生命中的每一件事都是画线问题,你得自己决定你要把线画在哪里。你不能帮别人画那条线。当然啦,你可以试试,但不会有用的。遵守别人定下的规矩可不等于尊重生命。如果你想尊重生命,你就得自己画那条线。”这句话深深的打动了我。人生没有对与错,只有你选择走哪条路。看了以后还是觉得第一章最不错,后面几章读的有点飘飘然!!还有梁老的解读也很到位。
2023-05-04 12:51:41
10发表
拿来一观的
2023-05-04 12:51:41
11发表
整体感觉还行
2023-05-04 12:51:41
12发表
这本书非常好看!值得推荐!
2023-05-04 12:51:41
13发表
不错
2023-05-04 12:51:41
14发表
东西好,服务好,性价比高!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