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

《看不见的沟通--激发员工潜力的萨提亚教练模式》

PDF

作者: [台]陈茂雄林文琇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ISBN: 9787508091792

作者简介:

原国际教练联盟台湾总会理事长

原IBM大中华区事业部总经理陈茂雄

左手跨国企业20余年管理心得,右手10余年高管顾问实战经验,为海峡两岸知名企业授课百场,成就众多高阶管理人才。

陈茂雄(KentChen)

2001年开始担任企业高阶主管教练(ExecutiveCoach)以来,以一对一辅导的方式,为海峡两岸知名跨国及本土企业,培育了众多的高阶管理人才。他具有20多年的管理经验,曾是IBM大中华区电信媒体事业群总经理。基于对“人”的兴趣,他由高阶主管转任企业教练,且曾担任国际教练联盟(InternationalCoachFederation)台湾总会理事长。

除了休斯敦大学的企业管理硕士学位,陈茂雄又取得了台北教育大学心理与咨商硕士学位,且具有台湾「咨商心理师」的证照,是极少数兼具企业管理与心理咨商背景的专业人士。这样的背景使得他经常能够协助领导人发现其个人领导风格的盲点,使其产生由内而外的深刻改变。

陈茂雄在累积了多年的企业教练与心理咨商的实务经验后,又结合心理学与管理学,开发了「萨提亚教练模式」以及「从自我觉察到发挥影响力」两个课程,自2012年至今已经为海峡两岸知名企业授课近百场。成就众多高阶管理人才,并引发企业管理方式的改变。

林文琇台湾大学经济系毕业,台湾中央银行经济研究处襄理退休。27年半公职生涯,翻译、著作不离经济金融,领悟经济金融诡变源于人心幻灭。半百时挥别职场,转入人心的探讨,立意实验不同的思维型态及生命模式。花甲之年,完成一项新实验──和陈茂雄合作本书。

内容简介:

数次沟通,行为依旧!多次长谈,旧况依然!人和人的沟通为什么那么难?!

因为,看得见的行为只是冰山一角,行为后看不见的东西才是沟通关键!

你是否知道,看不见的行为背后有看不见的情绪、观点、期待、渴望?

情绪——你和下属屡次沟通,但在某个话题上他始终面无表情,你考虑过他受困于什么情绪吗?

观点——下属工作中不愿与同事合作,你和他沟通多次也没有改善,你知道这源于他内心什么观点吗?

期待——你就下属的拖延问题与他沟通多次没有效果,你知道他的什么期待让他处在这种状态里吗?

渴望——每次沟通时,下属总会本能地推卸责任,你知道他内心的真实渴望是什么吗?

本书将用“新对话”撬动职场“推而不动”的困局!揭开行为背后被忽略的4要素,把头疼员工变为得力干将!

猜你喜欢

红墙大事
2025-04-17 7.8k
追问
2025-04-17 7.2k
文学回忆录
2025-04-17 2.5k
即兴演讲
2025-04-17 1.4k

所有评论

2023-05-04 12:51:41
0发表
书里提到行为下的观点,说的还挺有道理。比如被主管纠正这件事,就会有好多观点。有人会认为主管就是爱找我麻烦,有的人就认为我真笨好没面子呀,但也许有人就认为主管是在指导我,我学到新东西了。有这样不同的观点就会导致不同的行为反应,确实是这样的。
2023-05-04 12:51:41
1发表
这书算是说到我的痛处了,经常发现和下属沟通很多次,还是没有什么效果。你跟他说什么他答应的好好的就是不行动。所以总在感慨人和人的沟通真的是这么难吗?我很感谢这本书它告诉我原来行为并不是最关键的,行为后的东西才是最关键的。
2023-05-04 12:51:41
2发表
司一直在提倡主管就是教练(Coach),但是具体应当如何做,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各自的解读。自从有机会看到这本书,我发现我找到一个可以实操的工具,同时也感受到教练式领导的威力,最棒的就是沟通的时候它可以让同事成长,也可以让自己改变。
2023-05-04 12:51:41
3发表
这本书从不同的角度提供特别实用的沟通步骤,比如如何用同理心帮助缓和情绪,如何用开放式的问题改变不切实际的期待,这让我可以在不同的情境,有不同的工具可以用,这本书很像一把瑞士军刀,需要沟通时,拿出来就对了。
2023-05-04 12:51:41
4发表
书店里把这本书跟非暴力沟通放在一起,我是因为在学习非暴力沟通,所以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在网上买完发现,两本书说的东西不一样,是两种沟通方法。非暴力沟通更多用于心理层面沟通,这本书适合放在职场层面的沟通。
2023-05-04 12:51:41
5发表
这书里有点提醒地特别好,如果一个主管只把自己的解决方法让别人照着做,看起来是很快解决问题了,但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主管的能力有多大,他的团队能力就有多大,那整个团队的瓶颈就在领导人身上了。好可怕。
2023-05-04 12:51:41
6发表
这书名起的挺有意思的,“看不见的沟通”,刚看见觉得逻辑上挺矛盾的,仔细看了看才知道,它这个看不见的沟通指的是,我们平时沟通中忽略掉的但却是很关键的一些细微的东西。别的还没体会到,但沟通时情绪确实重要。
2023-05-04 12:51:41
7发表
里说人有不切实际的期待这点,我深有感触。我就经常对别人对自己有各种的期待:期待他人和我一样的喜好,总是期待他人先改变,期待别人也认同我的做事方法,期待别人能猜到我的心思。这些不切实际的期待,得改改。
2023-05-04 12:51:41
8发表
这本书讲到萨提亚理论。昨天碰巧看了一篇文章讲到有关萨提亚女士的,很好奇她竟离异两次,并且她自认为她缺乏吸引男性的魅力,就是这样一个女士竟然在心理学方面有着这么高的地位。看来失败的经验有时确实能成为治愈的良药啊。这本书值得我好好看一看。
2023-05-04 12:51:41
9发表
“不是只解决眼前的问题而着眼于人的发展”,这句话对我们公司太有用了。我们公司现在招的很多都是90后,这帮孩子你用以前命令、强压的方法他们根本不听。他们很聪明的更在意的是他们个人的发展,如果和他们交流你能让他们意识到这一点的话,他们就会服你。
2023-05-04 12:51:41
10发表
人的行为常常是非理性、不自知的。人的所言、所行,只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一小部分,在水面下有更多、更深我们不自觉的部分,随时自行启动,左右了上层的行为。”看到书里这段话,这是细思恐极啊。不自知的人聚在一起,怎么会不相爱相杀啊。至少先自己做一个自知的人吧
2023-05-04 12:51:41
11发表
一直挺关注如何疏导情绪的,这本书告诉我沟通前提要排除情绪的干扰,而排除情绪干扰主要做到要同理回应。而且这个书特别好的地方就是对同理回应的句式还给了一个模板,这让人用起来就比较得心应手了。
2023-05-04 12:51:41
12发表
这里面提到的管理者应该有三顶“帽子”,挺有意思的。一顶“主管帽”,一顶“老师帽”,还有一顶“教练帽”。不同的“帽子”背后,管理者的出发点和方式都会不同。只要在对的时间,带对的“帽子”,就可以很快速的帮助到下属。这样看来,我们公司大家主管帽和老师帽用得太多了,真该多用用教练帽。
2023-05-04 12:51:41
13发表
说实话,我已经习惯一碰到问题就立刻开始想答案了,想出答案还想马上给下属答案,但是这两年感到,这个方式不适合年轻的90后员工,要改变自己的模式啦,这本书挺实用的,也有可操作性,需要多用多练。
2023-05-04 12:51:41
14发表
这本书提到的那个萨提亚冰山理论,就是那个萨提亚女士其实挺传奇的,上学时听老师讲,她这辈子结了两次婚,离了两次。但是却是开启家庭疗愈方面的著名心理学家。真是从哪跌倒从哪爬起,传奇。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