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

暗算

暗算 PDF

作者: 麦家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14-10-1

ISBN: 9787530213872

页数: 304 页

作者简介:

麦家,著名作家、编剧。作品有长篇小说《解密》《暗算》《风声》《风语》等。《暗算》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因《暗算》与《解密》一同入选英国“企鹅经典”文库,他成为中国目前唯一被收录到该文库的当代作家。

麦家的小说具有奇异的想象力和独创性,人物内心幽暗神秘,故事传奇曲折,充满悬念,因而多被改为影视作品。由他编剧的同名电视剧《暗算》和根据他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听风者》《风声》,是掀起中国当代谍战影视狂潮的开山之作,影响巨大。

内容简介:

◎中国谍战影视开山之作《暗算》原著小说

◎梁朝伟、周迅主演电影《听风者》原著小说

◎最好读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入选英国“企鹅经典” 文库

◎精装典藏版,著名设计师精心设计装帧,开启全新视觉与阅读盛宴

——— ————————————————————————————

在这个特殊的地方,他们没有名字,只是一个个代号。

他们听天外之音,读无字之书。苦苦破译密码,就是破解自己一生的命运。

但他们也是鲜活的人,有爱有欲、有情有义。在智力的博弈与较量背后,是封闭空间里的人性之光,在熠熠闪烁。

———————————————————————————————

麦家的写作对当代中国文坛来说,无疑具有独特性。《暗算》讲述了具有特殊禀赋的人的命运遭际,书写了个人身处在封闭的黑暗空间里的神奇表现。——茅盾文学奖 授奖辞

在我看来,麦家的小说很像一只精美的钟表,活跃的秒针积极地为故事播云降雨,从容的分针引导读者徘徊在悬念的丛林深处,而沉重的时针是在暗处运行的,它承担着作者极其严肃的写作理想:人与时间的对抗之谜底,人与社会的相处之道,不仅在重重密码里失窃,而且在最牢固的记忆里,遭遇最彻底的遗忘。——苏童

当很多作家以为小说情节与故事中蕴藏的秘密已开掘殆尽,以创新的名义把小说变成一种晦涩的文体时,麦家出现。他深入开掘了一个许多人浅尝辄止的题材领域,用自己独特的聚光灯将那么多秘密照亮,技术的,也是人性的。而这一切,都是用精彩的故事串连。一切都在故事树上闪闪发光。——阿来

麦家有力地拓展了中国人的想象力。他把一些世界性的主题带进了中国文学,比如人类智力的荒谬和意志的傲慢。他把中国人所经历的战争与革命、阴谋与暴力化为了人类境遇的幽喑传奇。——李敬泽

猜你喜欢

风起陇西
2025-04-17 9.3k
2025-04-18 2.3k
北上
2025-04-18 1.9k

所有评论

2023-05-04 12:51:41
0发表
小说没有为主人公的活动设置敌我二元对立的宏大历史背景,而是设计了一个个特异空间——高度机密的研究所、敌后的地下工作场景,从而制造了特殊的英雄。阿炳、黄依依都不是纯正的革命者,反而是因为革命工作需要强迫他们成为“英雄”。
2023-05-04 12:51:41
1发表
701,这里的人都是天才,惊才绝绝,闻声而识器,在混沌中听死人的心跳声,和最奸诈的魔鬼在阴诡地狱中生死搏斗。最聪明的人,不,他们更接近疯子,因为世界上最让人无法预估其行动的是疯子,他们不仅要成为这样的人,更要去攻破这样的对手。
2023-05-04 12:51:41
2发表
读完此书,常常为天才的悲剧命运感到震惊和惋惜。天才一方面是智力超群,在另一方面又是愚笨的,能改变国家的命运,却无法改变自己破碎的命运。这既是宿命,又是选择。在我们享受幸福生活的时候,不能忘记为国家默默奉献自己一生或生命的无名英雄。向他们致敬!
2023-05-04 12:51:41
3发表
之前看过本书改编的电影听风者,原来那不过是全书的一个章节片段而已,作者麦家文采斐然,他写的小说,情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使人有持续阅读的冲动,甚至拍案叫绝,作为茅盾文学奖得主,只能说他当之无愧!这本书买得值,强烈推荐!
2023-05-04 12:51:41
4发表
看到麦家的访谈,知道他是理科生后,觉得就不那么惊奇了。一般来说,从事文学创作的人,都是感性大于理性的,但是,对于写作《解密》、《风声》、《暗算》的作者麦家而言,在读了他的小说之后,感觉他是一个非常有理性的人,他的逻辑思维跟他的形象思维一样精彩。
2023-05-04 12:51:41
5发表
看过《暗算》的电视剧和电影《听风者》,还看过《风声》,都很喜欢,中国谍战剧第一人,的确非麦家莫属。书拿到了,设计没话说,质感太棒了。读这本书,算是向那些无名无声消失在历史长河里的另类英雄致敬吧。他们活在暗算的世界里,带来的却是和平和光明。
2023-05-04 12:51:41
6发表
黄依依这个人智力超群,率性而为,却受制于当时的社会,特殊的体制。她的任性,你可以从道德上来看,但那不是她得以为生的保护机制吗?不然她不会有这么大的才情,她会疯掉的。
2023-05-04 12:51:41
7发表
我很奇怪一件事,我看的另外一个版本的怎么和这本书的不一样。我已经看完了,最后一个故事是金深水讲述的鸽子的故事。但是,两本书差别很大,在不同的书里无法衔接,是不是版本的问题?
2023-05-04 12:51:41
8发表
《暗算》中的故事给我带来了闻所未闻的新奇感,那里有冷战时代国际风云际会的大背景,有高层决策者仿佛来自云端的指令,有密码破译天才与扑朔迷离变幻无常的绝密数字的神秘对话,也有半个世纪前与国民党军统系统的情报站。
2023-05-04 12:51:41
9发表
看过很多国内作家获得茅奖的作品,在小说创作中如何才能有这样的神秘色彩,那就得从语言上下功夫。一部小说作品能否吸引读者将之一气呵成地读完正是要靠极具诱惑力的语言描述。而当阅读麦家的《暗算》时,就有这样的感觉,欲穷尽而后快。
2023-05-04 12:51:41
10发表
作者的笔锋十分尖锐诡异。在序曲中,作家就给所有的读者做好预习的功课,不仅做了名词解释,介绍了人物的身份特点,而且还教授了很多的军事知识。作者用急峻诡异的语言引领我们一步一步地走进故事,走进特别单位701。
2023-05-04 12:51:41
11发表
我认为麦家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他曾经是一个军人。在十七年的军旅生涯中,曾任技术侦探员、军校学员、处长等职,也毕业于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无线电系,这些经历使麦家具备选取此类军事题材的信息和技术条件。
2023-05-04 12:51:41
12发表
整体感觉如作者自己在后续里交代的,瞎子阿炳和黄依依的故事更加具有戏剧性和故事改编能力。情节是前两章故事更加生动精彩,后两个故事感觉好深涩,又有点讳莫如深的感觉。
2023-05-04 12:51:41
13发表
我认为是《暗算》中那些为国家安全事业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坚定、高贵的人格信念博得人们的厚爱。这是个消解英雄和崇高的年代,同时我们又无比需要他们。麦家的写作属于独特的路数。他的写作诡秘,幽暗,神奇,深不可测,到处潜伏着玄机,让人透不过气来。
2023-05-04 12:51:41
14发表
在这些这篇文章之前,我看了很多关于本书的评论,非常涨知识。不论是吐槽茅盾文学奖的得奖资格,还是对黄依依的各种犀利之言,都照样不妨碍我很喜欢读此类型的小说,总结下来麦家的这部暗算有这么几个特点:一是情节吸引人、二是人物刻画鲜明、三是故事内容神秘独特。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