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陈廷焯
:

科学在中国 (1550-1900)

科学在中国 (1550-1900) PDF

作者: [美] 艾尔曼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6-5-1

ISBN: 9787300219509

页数: 692 页

作者简介:

本杰明·艾尔曼 Benjamin A. Elman, 1946年出生于德国慕尼黑,1980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东方学博士学位,先后担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副教授、教授(1986—2001)以及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和历史系双聘教授(2002-)。主要从事中国文明史、清史和 中国思想史的研究,研究领域包括中国思想文化史(1000-1900)、中国科学史(1600—1930)、帝制晚期中国教育史以及中日文化史(1600-1850)。著作主要有《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1984)、《经学、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1990)和《晚期中华帝国科举文化史》(2000)。

内容简介:

《科学在中国 (1550-1900)》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本杰明·艾尔曼在对中国学术思想多年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1550至1900年科技发展史的一次重要探讨。17世纪初,欧洲人在钟表、杠杆和滑轮等重要机械制作上已经领先于中国了,但同时他们也在向中国人学习丝绸和瓷器 的制作技术。基督教传教士对于科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无疑发挥了关键作用,无论是耶稣会科学知识与中国古代科学的嫁接,还是新教徒影响下欧洲现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都为后来晚清改革者和国共两党精英所一致倡导的科学进步奠定了基础。与许多学者贬抑中西接触之前乃至甲午战争之前中国科技发展水平不同,艾尔曼从中国人的自然史观和学科分类等角度论证说,中国人对科学从来不乏兴趣,这也正是传教士介绍的欧洲科学能够在明、清朝野得到重视的根本原因。艾尔曼在本书中重新审视了一个被学术界一直视为当然的观点,即科学在明、清时期的中国是失败的,而在欧洲、日本是成功的。为了剥离甲午战争以来尤其是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明、清中国科学失败论的外壳,艾尔曼以惊人的耐心和毅力考察了与中国科学以及中国人科学思维相关的各个领域,向读者展示了中国人“以他们自己的方式”重构现代科学的努力。

猜你喜欢

红墙大事
2025-04-20 7.8k
追问
2025-04-20 7.2k
文学回忆录
2025-04-20 2.5k
即兴演讲
2025-04-20 1.4k

所有评论

2023-05-04 12:51:41
0发表
外国汉学家独特视角之作,反驳国内五四以不吸收西方科学之观点。同时披露,西方不同派别传教士,带来的科学其实是不同认识层面的。以前读过,特地购买重读。定能成为经典。
2023-05-04 12:51:41
1发表
科学是影响近代中国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对这个题目一直非常关注,但是国内有几本书写的非常一般,这本书写的非常扎实,非常值得一读。
2023-05-04 12:51:41
2发表
艾尔曼的大作中午有中译本了,等忙过这阵好好看看
2023-05-04 12:51:41
3发表
书是很不错的,就是自己每天忙得团团转,顾不上静心阅读。
2023-05-04 12:51:41
4发表
挺好的一书
2023-05-04 12:51:41
5发表
藏书如山积,读书如水流,山形有限度,水流无时休。​
2023-05-04 12:51:41
6发表
很有意思的书,研究外国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史
2023-05-04 12:51:41
7发表
研究西方科学传入中国的过程的书,,很棒!
2023-05-04 12:51:41
8发表
清史研究中的经典之作
2023-05-04 12:51:41
9发表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2023-05-04 12:51:41
10发表
可供参考阅读
2023-05-04 12:51:41
11发表
希望加强产品外包装加快送货速度
2023-05-04 12:51:41
12发表
还没来得及细看,但粗略看了下,感觉不错
2023-05-04 12:51:41
13发表
此书不错,值得推荐。
2023-05-04 12:51:41
14发表
还没读呢……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