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陈廷焯
:

《嗜血的皇冠·大结局》

PDF

作者: 曹·N

出版社: 时代文艺出版社

ISBN: 9787538731293

作者简介:

2007年,《流血的仕途》一书横空出世,半年即狂销四十万册,被读者奉为新一代写史经典,作者曹昇也从此被誉为“史界第一才子”。在新作《嗜血的皇冠》中,曹昇将目光转向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以汪洋恣肆之笔力,将新朝末年至东汉初年的乱世风云满血复活,也将其“以心证史,仿佛亲历”的曹氏风格推向另一个*。《嗜血的皇冠》上册甫一面世,半年内三十万册销售一空。万千读者翘首期盼之中,终于迎来《嗜血的皇冠》大结局!

内容简介:

《嗜血的皇冠:光武皇帝之刘秀的秀(大结局)》洛阳城中已然危机四伏,刘秀将如何死里逃生?初入河北,刘秀随身仅有二十余人马,他将如何应对前方莫测的凶险,最终将河北据为己有,成为他日后称霸天下的第一桶金?羽翼渐丰的刘秀,公然与更始朝廷决裂,自立为帝。然而在那段空前的乱世里,皇帝严重通货膨胀,先后共出现过八位,割据称王者更不知凡几。刘秀又是如何在这一团乱麻之中,各个击破,渐次消灭,最终统一中国,建立强大的东汉王朝,成为名垂史册的汉光武帝?同时代的云台二十八将、阴丽华、邓奉、公孙述、隗嚣等人,他们又分别有着怎样的人生遇合?更恢弘的沙场血战,更奇特的命运悲欢,更纠结的爱恨情仇,更厚重的兴亡喟叹……一切的一切,尽在《嗜血的皇冠》大结局!

猜你喜欢

风起陇西
2025-04-15 9.3k
2025-04-15 2.3k
北上
2025-04-15 1.9k

所有评论

2023-05-04 12:51:41
0发表
梁任公有云:“我们读历史,要看其人人格如何,每事如何对待,遇困难如何打破,未做之前如何准备,这一点比知道当时呆板的事实更为重要”。一句话精辟的道出了读史应持之态度、方法及最终目的。曹三公子作为写史者亦以此自期,我们读者更当如是。话说上部书中,刘秀的秀刚刚开始,其地位充其量也只能算配角,而主角则理所当然是他的老哥刘縯和对手王莽,直到昆阳大战一战成名,他才逐渐进入众人关注的视线之中。当然,早出名未必是好事,他老哥名气很大,结果却造人迫害致死。正是刘秀的低调示弱才让他在老哥遇害后保全了性命,留下了日后东山再起的
2023-05-04 12:51:41
1发表
距离《嗜血的皇冠》第一部已经半年的时间了,半年对于读者的期待来说不短;对于作者的酝酿来说,又怕不够长。续篇往往写得不如开篇,这是许多长篇小说的通病。让人惊喜的是,这本续集保持了高水准,既不敷衍也不拖沓。虽说如此,个人还是有一个极大的不满足,那就是阴丽华与郭圣通之间的后位废立,就像公子自己所说的,皇后的废立实际上,是不同利益集团间的权势博弈。到底是怎样的原因,让刘秀废郭立阴呢?——公子没说,小女子很好奇。其实,在阴丽华举剑刺向邓奉的时候,个人就觉得“这个女子不简单”。相比上一部,这一部中的阴丽华少了些许风华
2023-05-04 12:51:41
2发表
畅销书和流行的文学作品之所以广为流传,就是因为其中一定含有一种“普世”规律,普遍适合广大读者的不同口味,也就是很多人都能从那本书中看到自己想看的、学到自己想学的。比如《红楼梦》,喜欢的人们“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都能有所乐道之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经学家见‘易’、道学家见淫、才子见缠绵、革命家见排满”。《嗜血的皇冠大结局》便延续了这种普世的风格,一如既往的对历史恣意汪洋的讲述、一如既往的对人物深刻独到的评说,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一个我想看到的榜样,光武帝刘秀刘文叔,不是迷恋他的地位,而是钦佩他
2023-05-04 12:51:41
3发表
《嗜血的皇冠》来到第二部,也是大结局。说实话这点有些出乎我的意料,本以为刘秀的故事还颇有些可以讲,本以为曹三要效仿当年明月长篇大论,不过他还是保持了自己的风格,上下两本结束。这其实挺好,毕竟现代人生活节奏快,没工夫老读大部头。本书作为了解这段历史的通俗读物,内容也已经足够多了(至少比中学历史书多多了)。至于读完之后还意犹未尽的读者,可以去读进阶读物如《资治通鉴》《剑桥中国史》。说到刘秀建立东汉的这段历史,其实往往被忽略。历史课本上对这段历史语焉不详,一笔带过,给人的印象是王莽灭亡后,刘秀就顺理成章得了天下
2023-05-04 12:51:41
4发表
我也转一篇来自豆瓣的评论,跟大家共享。写得真的很有文采。作者云有心。标题:刘秀的秀才开场之前读过曹三公子的《流血的仕途》一书,文体介于小说与历史之间,虚构与史实并行,不时参入自己的感想议论,用跳跃性思维的方式引用古今中外的资料来评述书中人物、事件,很新颖,语言个性鲜明,不生硬,故事节奏也显得轻松流畅。时隔三年又见到曹三公子的新作《嗜血的皇冠》(看来作者是和血标上了)。写的是东汉末年王莽篡汉,刘秀光复汉室重建东汉政权的历史。笔法、语言仍然沿用了《流血的仕途》一书的风格,只是跳跃性思维的跨度也更大,用来更加得
2023-05-04 12:51:41
5发表
《嗜血的皇冠大结局》和别的历史小说不一样,曹昇没有一味将刘秀这个人物神化,反而从一开始就将这个人物平民化,他的情感,他的欲望,进退之间的考量……抽丝剥茧全方位地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和我们一样有血有肉有智慧有仁慈也有超乎年龄的克制也有符合年龄的冲动、怯懦的年轻君王。第一次让我们知道,高高在上的帝王也不过是个过早经历了命运坎坷的年轻人,也不过是被放在了风口浪尖上不得不去斗争的平凡人。《嗜血的皇冠大结局》不是一本普通的历史小说,年轻人可以在里面学会面对低估时的潜伏,面对高潮时的低调克制,面对对手挑衅时的冷锐,面对朋
2023-05-04 12:51:41
6发表
这是东汉王朝创立历史的下部,黄色的封面寓意刘秀称帝的辉煌,是刘秀自己当老板的创业史,上部红色的封面是刘秀为他人打工的历史,但不管是黄色还是红色一样充满着血腥的杀戮,一样的尸横遍野民不聊生。在上部我批评了曹三公子大发感慨的卖弄文采Show掩盖了刘秀的Show,下部有了很大的收敛,还原了刘秀及其部属们创建东汉王朝的艰辛历程。当刘秀的Show成了主角以后,曹三公子的文采就为历史的叙述增添了无尽的色彩,使我们穿越了时空,惨烈的战争杀戮、文臣武将们的谋略、百姓的苦难身临其境般扑面而来。每一位历史人物都具有了鲜活的立
2023-05-04 12:51:41
7发表
有一天如果曹昇不写历史了,完全可以转行去写爱情。真的太虐了。阴丽华和邓奉这一对……一个人的等待纠缠着另一个人的守望……阴丽华对刘秀不知所终的等待,邓奉对阴丽华不离不弃的守望……阴丽华对邓奉是有情的,但女人的情和男人不一样,对邓奉,阴丽华可以有亲情,有友情,但她的爱情注定只能给一人。已经在见刘秀的第一眼起,就已将一颗心双手奉上,系在他身上,哪怕知道这个人注定要离开,为了履行命运而注定要流浪,哪怕这个人连一句承诺也没有,不是他不爱,不是他不想,而是他给不起,他需要承担的,还有身后万千子民的信任……而邓奉对阴丽
2023-05-04 12:51:41
8发表
这一起——携豪杰,举义兵,昆阳大捷传威名;这一别——兄在天,与秀诀,汉室复兴寄无言;这一悲——恨在胸,笑依旧,卑颜屈膝向仇寇;这一去——孟津口,只身走,重以河洛开太平。我们的心,随着最后出场的一碟枣、一碟桃、一碟梨(早逃离)而紧张的难以呼吸,虽然既成的历史已明确地告诉我们,他就是那神武英勇、允冠百王的光武帝,任何阻碍、威胁他的敌人都将受到天意的诛灭,但是,翘首亟盼《嗜血的皇冠——大结局》的我们依旧无法想象,对丧兄屈辱已隐忍到极限仍饱受猜忌的刘文叔,在血光酝酿、明刀暗枪的洛阳城中如何最终保全,甚或艰难开启那
2023-05-04 12:51:41
9发表
真的很喜欢《嗜血的皇冠大结局》这本小说。从朋友那儿翻了几页,后来迫不及待地自己上网订了上下册。曹昇啊曹昇……你真的不辜负你的声名在外,没有辜负我对你的期待……不过,和以往一样,有男配主角的我还是深深地爱上了邓奉这个男配,曹昇,拜托你开一本新书专门写写邓奉吧,我快不行了,看到他每次对阴丽华绝望的眼神,我心都碎了,这么好的人,非要吊死在一棵树上……“一个人太过英俊,往往总会比较无情,邓奉便是如此。不管有多少女子痴迷于他,非他不嫁;不管有多少男子愿意变为女儿身,任他糟蹋;而他总是神情冰冷,毫不动心。”“我所以英
2023-05-04 12:51:41
10发表
历史上有一个皇帝,他文有王者气度,可压服号称当时文采第一的班彪(<汉书>作者班固的父亲);武有万夫不当之勇,率三千精兵可破百万之师(实际四十二万);上马可统帅黑白二道,既能降服赤眉绿林草莽,招降各方诸侯;下马可治国安邦,又有知人识人之能,任用贤能。气度宽宏,你看他手下的云台二十八将,很多都是敌方将领,但他都能不计前嫌,甚至有杀兄仇人的干将也一样能收归己用。你可以说这是他笼络人心的手段,他能够把降将与嫡系人马一样公平对待,重用且用人不疑,论功行赏;善待功臣,没有像别人一样得了天下就兔死狗烹大杀功臣,弃之如敝
2023-05-04 12:51:41
11发表
历史变得离我们很近,曹先生以“我的朋友”为题,写的这篇好作文。历史离我们原本很远,正所谓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讲起,百姓之于藏书楼,门槛重重,难得一窥。清之士大夫与学者之言又非常人都可读到,都可理解。百姓的历史观大概来自戏剧与评话之类的吧,清末至民国,学校开始多了起来,知识也从独享的阶层融合到农耕乡野,于是乎,历史渐渐清晰起来。近年来国学热,历史自然成了宠儿,我们又多了了解的途径,如百家讲坛,如明朝那些事儿,如网络的传播,今人幸矣!据说这是真实的——非常辩证的一句话,真实的,据说,倒底是不是真实的,关键在
2023-05-04 12:51:41
12发表
曹三有才!他的文字风格实在是同类书籍中的异数和另类,阅读起来时,使人眼前一亮和一新并且引不住地笑,这些幽默之言、新新之语,还兼中西合壁,在他笔下只是信手拈来,却在天马行空之间正上演一出轰烈酣漓的历史,此等笔力和功力,吾惟见识过曹三此公!不由心底大乐,直呼读此文有趣,过瘾!且略录此公文字风仪之精彩一瞬与汝共赏共乐......诸将默然。诚如刘秀所言,他们这一路经过,所到之处,欢迎欢迎,热烈欢迎,离开之时,走好走好,不送不送。挥一挥衣袖,既带不走一块云彩,也留不下一颗尘埃。在河北经营了一个多月,他们仍然只是一群
2023-05-04 12:51:41
13发表
上部评论的结尾,我写道:期待下部——它终于来了,风格还是那个风格,人物还是那个人物,故事却不在是我记忆中的故事。那曾经评书故事中的英雄形象在这里黯然无光,甚至突显人性之恶:邓禹邓仲华之急功近利,哪里有智囊的形象?其人可是二十四岁拜酂侯的啊,一败再败,犹作困兽斗般欲打一场翻身仗,却独与二十四骑还诣宜阳,可怜啊可怜;吴汉吴子颜暴戾,草菅人命,烧杀抢掠,无恶不做,比之史书云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然性强少文,可叹啊可叹;马武马子张几乎默默
2023-05-04 12:51:41
14发表
本书主要讲了光武皇帝刘秀的成功经历.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要以史为镜,以知兴替,以史修心,以德待人.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