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增广贤文》
:

《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

PDF

作者: [意]法拉奇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ISBN: 9787542632081

作者简介:

奥丽亚娜·法拉奇:意大利女记者,作家。1950年任《晚邮报》驻外记者,1967年开始任《欧洲人》周刊战地记者,采访过越南战争、印巴战争、中东战争和南非动乱。1980年8月来中国采访过邓小平。两次获圣·文森特新闻奖,一次获班卡瑞拉畅销书作者奖。出版过数本小说,代表作

内容简介:

法拉奇,世界第一女记者,曾两次获圣·文森特新闻奖,一次获班卡瑞拉畅销书作者奖,二十世纪最“强悍”的女性之一。《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是一本社会历史、真诚忏悔与虚构故事的混合物,是作者“刻骨铭心的情感经历这颗精子”和“想象力这颗卵子”天然受孕的结果。它的主题不仅涉及文学史上从未接触过的内容——一个未婚母亲与她腹中胎儿的一段旷世未有的缠绵恋情,而且涉及作者对人类生与死、爱与恨的深刻怀疑与痛苦思索。无论从哪方面说,这本书都是法拉奇的不朽之作。

所有评论

2023-05-04 12:51:41
0发表
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母亲?法拉奇,被人称为20世纪最优秀的女性之一、最优秀的新闻工作者战地记者之一、最优秀的小说家之一。法拉奇在新闻业取得的成就被视为一个奇迹,她采访过邓小平、基辛格、甘地、瓦文萨、阿拉法特、霍梅尼、卡扎菲等非凡人物和政治巨头,被人们称为20世纪“政治访问之母”。我不知道是因为东西方的文化差异,还是搞新闻出身的人始终把说真话当成自己的最高追求,她的文字真是强悍到冷酷,但却是真理。诚如她在这本书的题记里所言,把这本书献给:那些不畏惧困惑的人、那些不知为何要以痛苦和死亡为代价来摆脱疲惫的人、那些
2023-05-04 12:51:41
1发表
她是一个让世界侧目的女人,她采访过基辛格、邓小平、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以色列强硬派女总理果尔达•梅厄、印度“铁娘子”英迪拉•甘地、伊朗最高领袖霍梅尼……她敢对抗宗教领袖,也敢嘲讽政界要人。优秀、机智、狂热、坚定、刚毅、自信、正直、强悍、偏执、傲慢、特立独行……这是公众对法拉奇的臆想,这些或褒或贬的形容词,最终又被浓缩成两个字——传奇。《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是一部由传奇之人书写的传奇之作,由法拉奇根据自身孕育经验写就,是一位准妈妈对腹中胎儿的深情絮语,其中更是饱含着法拉奇对生命
2023-05-04 12:51:41
2发表
这是一本精装小书,黄颜色的封面,说实话我不是很喜欢这个装帧,尤其讨厌封套上那句话“一个未婚母亲与她腹中胎儿的一段旷世未有的缠绵恋情”,有误导读者之嫌,也没能真正反映出此书的意义。我更愿意它是一本简装的小书,不过到也不会影响阅读此书的心情,因为她确实还是那个让人振奋的法拉奇。虽然19岁的时候她说过一辈子不结婚,不要孩子的话,但是这次意外的怀孕也许是上天赐予她的美好礼物——孕育了这本小书。不管这位“政治采访之母”在外的名声有多大,对于这个突如其来的孩子,还是莫名的紧张,欣喜,害怕,她蜷缩在床上像一只受惊的动物
2023-05-04 12:51:41
3发表
非常不幸,在读到《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意]奥里亚娜·法拉奇著/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3月第一版)之前,我的姐姐和这本小说的主人公遭遇了同样的事情,怀孕三四个月,胎死腹中。不同的是,姐姐已婚,小说主人公却是未婚母亲。这一点导致两人境遇截然不同,虽然都经受着“亡子”之痛,但主人公还承受着更大的精神伤痛——从怀孕之初人们对她的冷眼、歧视,到胎死腹中后人们对她的诬蔑与亵渎。小说作者在书中为主人公鸣不平:“我无法理解这究竟是为什么。当一个女人对别人说,她是合法受孕时,每个人都会对他关怀备至。然而对我,他们却沉
2023-05-04 12:51:41
4发表
一个未婚的年轻母亲和自己腹中胎儿在对话,母亲向孩子诉说着自己的爱和恨、对痛苦的思索,当然还有对还没有出世的孩子的缠绵悱恻的爱、充满柔情的猜想。这个年轻的母亲经受着生理的痛苦、精神的折磨,但她充满了斗志,她不断地对自己肚子里的孩子诉说着,借着这喃喃自语汲取着无尽的勇气和力量。孩子就像是她的朋友,她把自己对爱的怀疑、对生与死的困惑也和盘托出。这是一本带有很浓厚自传色彩的小说,带着时代和法拉奇本人的明显烙印,写作手法是纪实风格和小说想像力的自然天成的融合。整部作品始终沉浸在浓烈的感情里,随处可见缠绵的诗意、深沉
2023-05-04 12:51:41
5发表
法拉奇一直想要一个属于自己的孩子,她深沉的母爱必然要倾诉笔端,于是,一本生动而充满女性情结的作品《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在次年面世了。这是法拉奇对自己未能出生的孩子的倾诉,是她唯一一次怀孕经历的悲喜记录。法拉奇说,《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的主题是死亡:没有后代而死等于死了两次,就像无花的植物、无果的树木一样可怕,这意味着永远的死亡。这一生,她采访过基辛格、邓小平、巴勒斯坦领导人亚西尔•阿拉法特、以色列强硬派女总理果尔达•梅厄、印度“铁娘子”英迪拉•甘地、伊朗最高领袖霍梅
2023-05-04 12:51:41
6发表
《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是一本小书,穿越固有的女性唠叨之外,感觉到的是它的坚硬与冰冷。对于新生命,法拉奇没有好奇与伪幸福,她深深地困惑于,自己是否有权决定将一个生命释放到人间。生,或者死,是一个值得思考问题。每个人都是被“抛”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在接受生命美好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接受它的艰难。两者孰轻孰重,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但问题是,我们只能“被”思考,我们无法在到来之前,进行选择。赞美与厌恶,对于生命而言,又有什么意义?法拉奇替她未出生的孩子所反诘的,是一个好问题:“你为什么要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来?为
2023-05-04 12:51:41
7发表
这是书中一位女医生说过的话。短短一行字,却道出了算得上是人类有史以来最难的一道选择题。聪慧如法拉奇,也曾一度,甚至一直深陷其中不知如何自拔。这是一封很另类的信,我想极少,或者除了法拉奇之外,没有一个怀有身孕,且即将成为母亲的人会给孩子写这样的信。会有人想要告诉尚未出生,甚至还没有任何意识的宝宝,这个世界并不如想象的那么美好,但没有人会采取那么犀利、尖锐、一针见血的方式。蔡康永也曾为小S的孩子写过《有一天啊,宝宝》,也同样有些另类,但并未残酷到这等地步。如此残酷地对待一个宝宝,并不是真正的残酷,只是想告诉宝
2023-05-04 12:51:41
8发表
法拉奇就是这样一个找到自我的女人,她的书充满了激情和力量,她的叙述看似温婉细腻却如同当头棒喝。如同在说女人呀,别再沉湎于自我幻想的对爱与幸福的奉献了,睁开眼睛看看世界,看看真实的悲惨、不公与邪恶。虽然书中的文字含蓄缠绵,而精神却充满斗志。法拉奇是个勇士,是个斗士,一个神奇的女人。勇士和斗士这些充满男性荷尔蒙的词用来形容她在这样一个充满女性感知的话题上的形容有些怪异,感觉似乎错位。但这本书是她站在生命的巅峰,向众生宣战,她在挑战的是良知的泯灭与不公正。当我们日复一日的苦心经营我们生活中的快乐与烦恼时,我们以
2023-05-04 12:51:41
9发表
法拉奇的《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说的都是真心话。一般来讲,看一个人的真心,就要看他或者她跟自己的子女怎么说、怎样做——这几乎是一条法则。诚如法拉奇所言,作家都会暴露自己。这封信暴露的是法拉奇自己的世界观。她说生活:“生活就是一种艰难的尝试。它是一场日益更新的战争。它所有的欢乐时刻都是些微不足道的插曲。”她说生命:“生命的诞生比生命的遗弃更为美好。”她说死亡:“我甚至不害怕死亡,死亡至少意味着你诞生过一次,至少意味着你战胜过虚无一次。”她说男人:“要成为男人并不一定意味着要在身子前面长出那个小东西:作为一个
2023-05-04 12:51:41
10发表
追随着作者的独语,我们发现,女人怀了孩子之后,并非如文艺复兴大师表现的那样,只是平添了双重的美丽,她们更可能添了双重的烦恼。一个现代女人只要在“生还是不生”的问题上稍加凝眸,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具有核裂变规模的问题。所以,本书的题材虽然非常微小,却牵连甚广,关于生命与死亡、工作与权利、伦理与道德、义务与责任,都得到了全面的讨论。由于作者选择了小说的体裁,所有这些讨论,便不仅以其深度让人震惊,还以其对原生态生活的最大程度逼近,让人无从躲避。男人和女人不同,男人可以纯依观念行事,而女人,即使是如法拉奇这样的杰出
2023-05-04 12:51:41
11发表
初识这本书,并没有掺杂太多的私人兴趣。即使身为女人,在面对《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如此充满母性的书名时,也没能被挑逗起充分的阅读欲望,反而在心里偷笑,孩子,还是太过遥远的事情。法拉奇,这个女人倒是听说过的。许是因为新闻出身的关系,对从事此行业的人一直有种莫名的情结。这个曾在20世纪叱咤一时的女记者,一向以强硬和难缠著称,其尖锐的提问像一把锋利的刀,划破了多少权贵的虚伪面具,让他们瞠目结束却又束手无策。法拉奇,她已经成为一种符号——那个时代,向强权和不公正叫板的象征。但凡时代符号,总有着太多被塑造的感觉,不
2023-05-04 12:51:41
12发表
我无法用语言描述初读这本书时的震撼。那些冰冷却热情洋溢的文字,同时饱含着深爱和质疑,一旦摄入眼底,遂召唤起心中千头万绪的情感奔涌而出,顷刻之间便席卷了全身。于是像是中了蠱一般,思想失重似的漂移,只被这文字牵引着,不知道要游向何方。每一次阅读都是一场邂逅,遇到情投意合的书,便迅速陷入热恋,猝不及防又不可自拔。而一旦沉迷,便迫不及待的想用最美的赞美诗颂扬它,却发现一切语词皆已黯然失色。这是痴,是疯,是瘾。现如今,已是第三次捧起它,依然无力将满腔盘根错节的思维脉络分明地诉诸笔端。方才明白,原来最浓烈的情感,是沉
2023-05-04 12:51:41
13发表
我无法用语言描述初读这本书时的震撼。那些冰冷却热情洋溢的文字,同时饱含着深爱和质疑,一旦摄入眼底,遂召唤起心中千头万绪的情感奔涌而出,顷刻之间便席卷了全身。于是像是中了蠱一般,思想失重似的漂移,只被这文字牵引着,不知道要游向何方。每一次阅读都是一场邂逅,遇到情投意合的书,便迅速陷入热恋,猝不及防又不可自拔。而一旦沉迷,便迫不及待的想用最美的赞美诗颂扬它,却发现一切语词皆已黯然失色。这是痴,是疯,是瘾。现如今,已是第三次捧起它,依然无力将满腔盘根错节的思维脉络分明地诉诸笔端。方才明白,原来最浓烈的情感,是沉
2023-05-04 12:51:41
14发表
作为当当的钻石会员,买了近百部的书籍,此次却是第一次发表评论。这也是第一本让我在同一时间内连续看完两遍的书籍。当时订阅此书的目的是,我正处于人生一个重要事件的选择阶段,就是快过适龄生育年龄的我到底要不要生孩子?N多个人给了我N多个建议,但始终好象都无法进入我的心灵深处,偶然,我知道了这本书,我想参阅一下一个不寻常女人给我的答案。看第一遍时,我很压抑,作者的纠结让我有种喘不过气的感觉,一遍下来,好象没有明白什么;于是同一时间,继续重看第二遍,第二遍我突然有种时空错位的感觉,书是法拉奇写的,但那一刻,仿若觉得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