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侮而不斗,辱也。
--《公孙龙子》
:

《春月》

PDF

作者: (美)包柏漪

出版社: 外文出版社

ISBN: 9787119083308

作者简介:

美籍华人女士包柏漪是原美国驻华大使温斯顿·洛德的夫人。她因用英文写了《春月》一书而成为一位引人注目的华裔女作家。包柏漪祖籍淅江省宁波市。父亲包新弟是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的工程师,曾任职于南京政府的资源委员会。母亲方婉华出生于安徽桐城的名门望族。包柏漪1938年11月3日出生于上海,姐妹3人,她是老大。1946年包新弟移居美国,随后包氏一家也赴美国定居。1960年包柏漪在马萨诸塞州的塔夫特大学弗莱彻法律与外交学院攻读硕士学位,与同班同学温斯顿·洛德交往相爱。1963年两人结为伉俪。洛德毕业后分配在美国国务院工作。他同包柏漪结婚后,曾一度被禁止接触有关中国的事务。洛德在美国国务院工作多年,经历了肯尼迪、约翰逊、尼克松、福特、卡特、里根等几任总统。曾担任过对外关系委员会主席和国务卿亨利·基辛格的远东事务特别助理。1971年,他曾随同基辛格从巴基斯坦秘密飞来北京,促成了尼克松总统的首次访华。1985年,洛德被任命为美国驻华大使。其实,在包柏漪成为美国驻华大使夫人之前,她早就在海内外的华人社会中颇有名气了,原因在于她用英文写作了一部长篇小说──《春月》。《春月》是一部描写中国题材的小说,书中的主人翁春月是出生在苏州一个封建专制家庭的女子。作者以她为主线,描写了一个老式家庭五代人的悲欢离合。作品人物众多、情节曲折、文笔流畅、寓义深刻。故事从光绪五年写到1972年,时间跨度将近一个世纪,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漫长岁月的动荡和变迁,堪称为一幅历史画卷。在这部长篇小说中,作者显示了自己既通晓中国近代历史,熟悉中国风俗习惯,又能熟练地遣词用句,安排情节,塑造人物的才华。包柏漪以全部的精力创作《春月》这部作品。1973年,她35岁时第一次回中国大陆访问,在那次旅行中她听到了许多有关她祖先的故事,看到了她故乡亲属的生活,孕育了写作《春月》的动机。为了写作这部小说,她看了许多有关中国的书籍和材料,常于夜深人静时伏案创作至黎明。初稿出来后,又一遍遍地修改,用了整整六年时间才完成这部小说。1984年,《春月》由美国的哈泼公司出版。这本书一炮打响,出版后立即引起美国文坛轰动,成为美国*畅销书之一。美国《出版家周刊》称之为“中国的《乱世佳人》”,迄今,《春月》在美国已发行了200多万册,并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发行。包柏漪女士说:“我虽然在美国长大,但我还是一个中国人。美国的读者不了解中国,思想方法、风俗习惯也不一样。我描述中国人的生活是为了帮助他们了解中国,增进中美人民的友谊。”她用优秀的作品完成了这个夙愿。除了《春月》外,包柏漪还写了不少作品。她的处女作《第八个月亮》也是一本关于中国题材的小说,于1963年在美国纽约出版。

内容简介:

本书是哈珀公司“现代文学经典”系列中的一种,被《出版人周刊》誉为“中国的《乱世佳人》”。这部讲述历史巨变下一位中国女性命运的优美小说,出版当年即在《纽约时报》*畅销书的书目中占据了七个月之久,成为美国*畅销书之一,迄今已在美国发行了二百多万册,收获赞誉无数。

本书以春月——一位出身于苏州名门望族的女性的情感故事作为主线,以一个女性的视角,记录了中国自近代以来的历史巨变。戊戌变法、义和团之乱、辛亥革命……春月在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出嫁、守寡、流离失所……在繁华到动荡、绚烂至凋零的过程中,这位始终保持着中国女性坚毅、温婉性格的女主人公,历经磨难而百折不回,自有一种“映日晖、融冬雪”的动人气质。本书的结尾,春月印证了家族的箴言,亲眼看到了五世同堂。然而这团圆中的苦涩和遗憾,那些岁月中不可言说的隐秘和伤痛,也只埋藏在这位女性的心中。作者包柏漪曾提到,希望这本书能增加美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促进中美两国的友谊。事实上,这部优美的文学作品,更寄托着她对一个更美好、更精致的古中国的哀思。主人公春月更是一个理想的中国女性形象,在她身上,寄托着作者心目中传统的精魂。整本书充满了优美、哀婉的情调,被誉为“民国版的《红楼梦》”。

猜你喜欢

风起陇西
2025-04-04 9.2k
2025-04-04 2.3k
北上
2025-04-04 1.8k

所有评论

2023-05-04 12:51:41
0发表
一个女人所经历的,见证了整个中国的变代史,由清朝末代帝国的统治到新中国的解放,当中包含了国恨、家仇;经历了自己一个一个亲人相继离去的痛苦;经历了一份难以说出口的爱情。换作当今任何人,谁能做到,或许很早就已经放弃生命了吧。
2023-05-04 12:51:41
1发表
鲁迅老舍巴金张恨水这些不同市场的作家,写民国的小说,总是会写到恶人,那种就是不让你好过、心黑黑的人,有毁灭有悲剧也就理所应当。而林语堂和包柏漪两个用英文写中国小说的人,笔下主角们心都是“善”的,所有的笔触都极尽委婉,然而,也挡不住悲剧和毁灭。
2023-05-04 12:51:41
2发表
很坚强的女性形象跃然纸上,也是中国传统大家闺秀的书写
2023-05-04 12:51:41
3发表
很不错的一本书,值得我们去读一次。好好看,对人生有用!无论你是坚强、还是软弱,看书让你站着,走得更远!看书学到本领,如打游戏开了挂一样,至少比不懂者多一份赢率吧!
2023-05-04 12:51:41
4发表
朋友推荐买的,非常喜欢。译文是对原作的升华,很难想象这是一本从英文翻译过来的书,也只有这样的翻译才能将英文无法表达出的江南韵味细细地呈现出来。
2023-05-04 12:51:41
5发表
翻译的特别棒,不像翻译过来的,倒是特别好奇大中国这么博大精深的文字原著作者是怎么用英文表达的。春月和大伯之间的复杂情愫,甚至给他生了一个他到死都不晓得的儿子,本身是乱伦的关系,可是作者对人物性情的设定,对故事情节的铺展,两个人走在一起反而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不会觉得恶心,可伶了那一层关系束缚住两个心灵相惜的人了。
2023-05-04 12:51:41
6发表
书的质量不错,排版也好,字体大小适中。这本书我在读大学时看过,但不知是这么有名的作品,说是中国的乱世佳人,虽有点夸张了,但不失为可收藏的作品
2023-05-04 12:51:41
7发表
当当也太小气,那么多书连个箱子也没有,就一个塑料袋,包转太差。内容还没看,但印刷质量不是太好。自称是中国版乱世佳人,其实是香蕉人写的。
2023-05-04 12:51:41
8发表
封建女性的悲剧,译文流畅,语言运用上乘,不亏出自大家之手
2023-05-04 12:51:41
9发表
一本非常长的小说但是坚持看下来了,描写的非常细腻特别是对于人物的刻画,看了之后让人对女主人公的一生感慨万千
2023-05-04 12:51:41
10发表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故事的尾声,已是尼克松秘密访华的1970年代,出生于光绪九年的春月已经整整九十岁了。在苏州城外近郊的山坡上,蒿草丛生,坟墓失修,石碑零乱破碎,像极了当时动荡的中国大地。可是,一切都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张家全族相聚于此,五代同堂。祖母跟她说的话终于应验了,“算命的人说了,我们张家只有一个人能看到五代同堂,那就是你,春月。”她闭上眼睛,在回忆中看到那些熟悉的面孔,睁开眼睛,握住了重重外孙女的小手。黎戈精准地描写过这种微有些苍凉的感受,“为人父母之人,才会更紧地把自己萦系在一根血液
2023-05-04 12:51:41
11发表
《春月》,不曾读作者包柏漪的英文原著,无法与中文版比较。英若诚的译文有一种做旧的韵味,是那个时代的特有质感。新式与旧式的行文,如同当时并存的国内外思想,像水溶入水中。人载时代,时代载人,流动着一个个家族的兴替。眺望这个时代,它在变,人却不变。身不由己的席卷在那浩荡的河流,飘蓬不定。与其说是乱世佳人,还不说是一个中国媳妇的一生。在《春月》里,我们可以清楚的区分各个时期的春月,哪个是天真的少女时代,哪个是二十多岁的熟女的,哪个属于三十岁的小妇人,哪个是世故的老妇。体验着她们的生活,仿佛自己与那个时代紧密相连。
2023-05-04 12:51:41
12发表
一个女人映射出的一个时代,一个家族,她的无奈,她想要的思想自由,还有她隐忍的爱,作者都写得淋淋尽致
2023-05-04 12:51:41
13发表
写的故事类似于《家春秋》,或者《红楼梦》。说实在话,有点绕,故事还是可以的,毕竟有历史背景可以追寻。只是不太符合现代风格,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读!
2023-05-04 12:51:41
14发表
中国版的《乱世佳人》哈哈很厚的一本,喜欢爱情小说。
2023-05-04 12:51:41
15发表
中国版的《乱世佳人》哈哈很厚的一本,喜欢爱情小说。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