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理论: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眼中的网球世界》

作者简介:
[美]大卫·福斯特·华莱士(DavidFosterWallace,1962—2008)美国作家。1962年出生于美国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大学毕业论文是他的*部小说《系统的笤帚》(后于1987年出版),该作品受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启发,内容、结构和叙事风格都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呼应。1996年,《无尽的玩笑》出版,著名编辑迈克尔·皮奇惊叹:“我想出版这本书胜过想呼吸。”此后,华莱士发表了《头发奇特的女孩》等三部短篇小说集,以及《所谓好玩的事,我再也不做了》《思考龙虾》两部非虚构作品集。2008年,华莱士在加利福尼亚的家中自杀,此前他一直在服用抗抑郁的药物。2011年,其未完成作品《苍白的国王》出版,入围普利策奖*终名单。《弦理论》是华莱士论述网球的非虚构杰作,为比尔·盖茨年度*喜欢的5本书之一。译者:林晓筱1985年生人,浙江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文学译者,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教师。译有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的《所谓好玩的事,我再也不做了》,以及艾拉·莱文、萨尔曼·拉什迪、雷蒙·格诺等的作品,参与合译《巴黎评论》《格兰塔·英国*青年小说家》等。
内容简介:
《弦理论》是比尔·盖茨2016年推荐的5种图书之一,美国体育写作的经典之作。比尔·盖茨说:“这本书与物理无关,但如果你在火车或飞机上阅读,书名会让你看起来超级聪明。《弦理论》收集了5篇论述网球的*好的文章,华莱士的文笔就像罗杰·费德勒挥拍一样技法娴熟。他妙笔生花,好像动动脑子就能把金属小勺掰弯。”有趣的是,也有人把华莱士与比尔·盖茨联系起来:“华莱士的机敏、风趣和比尔·盖茨的财富一样多。”(《布法罗新闻报》)作者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是“他那一代人中*好的思考者”(评论家安东尼·奥利弗·斯科特),其作品入选“《时代》周刊100部*非虚构作品”、入围“普利策文学奖终选名单”,让著名编辑迈克尔·皮奇惊叹“想出版……胜过想呼吸。”他还被认为是“有史以来写网球运动*棒的作家”(《纽约时报》)。他关于网球的传奇写作以豪华阵容呈现在《弦理论》中,其以竞赛者的视角、粉丝的热情完成的5篇代表作尽在其中,包含对超尘脱俗的天才网球运动员罗杰·费德勒的赞美、对国际网球名人堂*年轻的成员特蕾西·奥斯汀回忆录顽皮而诙谐的剖析、对前途无量的强力底线选手迈克尔·乔伊斯技巧的细致观察、对自己作为年轻网球运动员生涯的回忆,以及在美国网球公开赛诞生初期的抵抗。他将耀眼的文学魔法带到热爱的网球运动中。该书由怀丁作家奖获得者约翰·耶利米·沙利文作序。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