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经典:中国通史+中国近代史》

作者简介:
吕思勉(1884—1957年),字诚之,江苏常州人,是中国近代著名历史学家。生于一个“世代仕宦”的书香之家,自学成才。1905年起,先后在苏州东吴大学、江苏省立师范专修科等校任教(文史大家钱穆、赵元任等都是他的学生),并任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编辑。1926年后,任上海光华大学国文系、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抗战期间,归乡闭户著书。抗战胜利后,重返光华大学。1949年后,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江苏省政协委员。吕思勉毕生致力于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工作,一生著述800多万字,其著作由1923年出版的《白话本国史》四册,后又著成《吕著中国通史》两册。晚年从事断代史研究,先后出版有《先秦史》《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等著作,还著有《中国民族史》《史通评》等作品。吕思勉是我国近代史学史上一位在通史、断代史和专史等诸多领域里都作出重大贡献的历史学家。著名史学家严耕望先生对其颇为推重,曾说“论方面广阔,述作宏富,且能深入为文者,我常推重吕思勉诚之先生、陈垣援庵先生、陈寅恪先生与钱穆宾四先生为前辈史学四大家。”他不但是位史学专家,而且对经学、文字学、文学都有深刻研究,具有独到的见解。他治学严肃,作风踏实,为人诚朴,谦虚谨慎,深为时人所称道。
蒋廷黻(1895—1965),历史学家、外交家。先后任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以主张史学改革著称于时。1935年受到蒋介石的赏识,弃学从政,历任国民政府行政院政务处处长、驻苏联大使、中国驻联合国常任代表等职。1965年在美国纽约去世,享年70岁。
内容简介:
《中国通史》(双色典藏版)由绪论和五编构成,每一编内又分若干章,并按中国历史社会的变迁化分为:上古、中古、近古、近世、*近世、现代六个不同的时期。《中国通史》(双色典藏版)是吕思勉的史学成名之作,也是中国历史上*部白话中国通史。它规模宏大,视野开阔,史识丰富,笔调流畅,1923年9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后,曾长期作为大学教材和青年“自修适用”读物,出版后数十年内不断重印再版,是民国时期发行量很大的一部中国通史。为了将这部见解独到、考证翔实,影响了无数读者的史学巨著奉献给当今的读者,我们在再版时,不但保留了原书的双行夹注,而且在文字语言风格方面也基本上保持了原书的风格。原书采用民国纪元,《中国通史》(双色典藏版)为了适应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则将民国纪元改为公元纪元。此外,我们还配上了与内容密切相关的插图和图解,以求图文并茂,给读者带来更美好的阅读享受。
《中国近代史》写于1938年,是一部大纲性质的著作,是被称为“怀太史公之才,抱张骞之志”的民国史学家、外交家蒋廷黻先生的代表作。该史书从鸦片战争记录至辛亥革命,将近百年的演变和人物一一道来,没有枯燥的考据、史料的堆砌,却尽显家国命运、社会发展之趋势。概括说,蒋氏的史书为大纲性质,以中国的近代化为脉络,提出了中国人能否近代化将关系国家兴亡的观点。《中国近代史》构建的史学框架和断代史体系,曾引领了近代史研究的风潮,为后来的研究者所推崇,被称为近代中国史研究的开山之作。本书下半部分特设了附录专属章,有助于理解蒋氏近代史的厚重思想。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