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虚》

作者简介:
刘·华莱士,出生于1827年,美国议员、将军、法官、律师、州长、作家、外交官、艺术家、发明家、雕刻家、剧作家。他在家中完成了小说Ben-Hur(宾虚)并且送到了出版社出版。其后华莱士被当时的卢瑟福海斯总统任命其为外交官。1881年,华莱士被派往伊斯兰国家土耳其,他见到了苏丹中的苏丹(可以理解成梵蒂冈的教皇一样)国王中的国王,阿卜杜勒.哈里德二世,华莱士做了一件石破天惊地的事情---他和苏丹握了手,两个人很快成了朋友。4年后,华莱士回到了美国,从此再也没有离开。
内容简介:
这部小说的英文全名是:Ben-Hur:ATaleoftheChrist,作者是刘·华莱士。作品发表时间是19世纪的80年代初。作品发表后,被公认为19世纪*具有影响力的小说,对基督徒尤其有某种影响力。很快,它便成为了一本畅销书,比当时*畅销的小说《汤姆叔小屋》(UncleTom’sCabin)的销量还大出不少。再后来,就有人将此书搬上舞台,变成歌舞剧,搬上银幕,变成电影。它一直稳坐是*畅销小说榜,并保持这一势头直到1936年。这一年,另一部小说《飘》(GonewiththeWind)出版,并直冲*畅销小说榜的第*名,这才将《宾虚》这部小说从*畅销小说的位置上推了下去。1959年,美国好莱坞的米高梅电影公司将这部小说变成电影,观影者达几千万人次。在接下来的1960年奥斯卡颁奖盛会中,由《宾虚》小说改编的这部电影收获满满。也正是由于电影的放映,再次促进了小说的销售。结果,《宾虚》再次赢过上述的小说《飘》,拔得小说类畅销书的头筹。罗马天主教皇利奥十三世(PopeLeoXIII,1810-1903),于1878年2月任教皇,是梵蒂冈丧失教皇国以后当选的第1位教皇。他在任时,对此书给予了祝福。这是教皇对这本书的*高礼遇。本小说的故事梗概如下:作者用描述手法,详细地讲述了一个名叫犹大·宾虚的年轻人的历险记。此人是作者虚构的历史人物,是犹太人的王子,在一世纪初,被罗马人当做奴隶抓了起来,在耶路撒冷被奴役。这个王子就在耶路撒冷变成了一个战车驾驭手,同时变成了一个基督徒。这个故事与犹大所讲诉的耶稣的故事,时间上正好吻合。耶稣也正好来自于同一地区,年纪也刚好相仿。小说再现了“背叛”、“信仰”、“救赎”等基督教方面的主题。而这些主题*终都以“爱”和“受难”来收场。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