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开封》

作者简介:
刘顺安1963年8月出生,河南尉氏人。毕业于郑州大学考古专业。现任开封市园林文物局党委书记、副局长、研究员,河南大学宋文化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古都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宋史研究会会员,并被聘任为2006—2010年度河南省文博系列高评委委员,2005和2006年度河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毕业论文答辩评委会主席等职。主要从事宋史、开封地方史及文博方向的研究,先后在《中国古都研究》、《史学月刊》、《河南大学学报》、《考古》、《中国博物馆》等国内外10多家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40余篇。主编和独著有《开封研究》、《开封城墙》、《战国魏都大梁》和《中国古都开封》等多部专著。参编著作有《中国城墙》、《中华文化劫难录》和《中国八大古都》等。
内容简介:
开封,古称“启封”,又称夷门和梁园……启封,意为“启拓封疆”,是春秋时期郑庄公为称霸于中原所筑的“兵城”,至西汉景帝时为避刘启之讳而改为“开封”。开封居“水陆要冲,山河形势,乃万庾千箱之地,是四通八达之郊”,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独有的交通优势使开封成为华夏民族摇篮的中心——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中心城市。“夷门,天下之要害也,得之可以成事。”开封是中国古代多个王朝的国都,自夏都老丘始,先后有战国魏、五代的梁晋汉周、北宋、金和元末韩宋农民政权等十多个政权以此为都。其中北宋定都的168年,开封成为当时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城市,推动了人类历史文明的进程。“曾观大海难为水,除去梁园总是村。”《古都开封》以地方文献、考古资料和历史照片为依据,配以230余张古今珍贵照片、50余幅历史地理插图,图文并茂地介绍中国古都城市开封赖以兴起并发展的地理环境及其特点,以及衰退、演变的过程,特别是都城时期城市布局、政抬、经济、文化等情况。同时介绍古都城市近现代以后,尤其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变化、发展和古都遗迹的保护情况。《古都开封》由刘顺安所著。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