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
:

《蒙学经典》

PDF

作者: 刘洪妹谢永芳

出版社: 中州古籍出版社

ISBN: 9787534877827

作者简介:

张万钧,1934年生于河南安阳,曾任省古籍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从事善本古籍的评级和鉴定。近30年来,主编《河南地方志丛》、《中国寓言库》、《古今谭概》等书。

谢永芳,南京大学文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兼职硕导。主要从事词学研究。国家“985规划”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子项目主要参与者,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重大项目《全清词》主要编纂者。近五年来,在上海古籍等出版社出版《广东近世词坛研究》等7部学术著作;在《文艺研究》、《文献》等刊物上发表论文近60篇。

刘洪妹,女,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与兴趣:写作,影视,中国文学。主编《写作与语言艺术》,合著《一言一世界——杂言小品赏读》等。

内容简介:

《千家诗》是经典的古诗蒙学读本,此书按诗体分类,以春夏秋冬四季为序,选诗通俗形象,诗意浓郁,易于记诵,展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精髓。此次出版的《千家诗》为足本,共收录古诗226首,每首诗后附有赏读与集评,供读者多角度品味古诗的魅力。

《四字鉴略/家藏文库》一书,是清初学者王仕云所著的一部启蒙读物。全书以简洁流畅的四言韵语概述了我国由上古至明末数千年来国家的兴衰、朝代的更迭,朗如列眉,易读易记。韵文后并附有注释和解说,可进一步加深对历史典故、人物生平事迹的了解。此书自清初问世以后直至民国时期,一直畅销不衰,成为三百年来众多史学启蒙读物中影响大、流传*广的一部。

《大学》《中庸》作为儒家典籍《礼记》中的两篇,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相传《大学》出于曾子之手,《中庸》为子思手笔,代表儒学谱系之正脉,故此二篇自汉代以来即常被抽出单行。清末学者皮锡瑞指出,《汉书·艺文志》于“礼记”百三十一篇外,已别出《中庸》二篇;南朝梁武帝,不仅作《礼记大义》十卷,又作《中庸讲疏》一卷;到了宋朝,仁宗皇帝更以《大学》赐进士及第者。(见《三礼通论》)《大学》《中庸》义理精微丰富,修身齐家,性与天道,皆在其中,为宋明以来的儒者高度重视,成为他们建构人性论的基础。司马光认为,《学记》《大学》《中庸》《乐记》是《礼记》中zui精要的篇章。(《书仪》)程颢、程颐兄弟对《大学》《中庸》二书特加表彰,将之与《论语》《孟子》合称“四书”。到了朱熹,作《四书章句集注》,首《大学》,次《中庸》,次《论语》《孟子》,真正建立了理学的经典诠释文本系统。

明清以来,“四书”为人所诵习之书,《大学》《中庸》尤为童蒙进学之首务,各种解说注释也层出不穷。到了现代,国学复兴,“四书”渐有家弦户诵之势。出于弘扬传统文化的需要,坊间出版“四书”今注本极多,各有特色。本书作为笔者一己读书之所得,在古人注释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和辨析,力求呈现一个平正笃实、切当身心的译注本。笔者的希望是,一般读者不仅由此可以初步理解《大学》《中庸》的文义,也能进而对古代贤人的思想世界有所体认和感悟。

所有评论

暂无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