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克利斯朵夫》

作者简介:
罗曼·罗兰(RomainRolland,1866年-1944年)法国文学家、音乐学家、社会活动家,曾任艺术史和音乐史教授。代表作《约翰·克利斯朵夫》讲述了一名音乐天才的奋斗人生。1913年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奖,1915年因“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作者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而获诺贝尔文学奖。译者简介傅雷(1908年-1966年)中国著名翻译家,字怒安,号怒庵。早年留学法国,曾任中国作协上海分会书记处书记。20世纪30年代起开始从事文学翻译工作,翻译了罗曼·罗兰、巴尔扎克、伏尔泰等名家的作品,译作颇丰,其中包括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罗曼·罗兰的名作《约翰·克利斯朵夫》。
内容简介:
如果说社会是现实的,生活是复杂的,人生是漫长无趣的,那么一个热情的、有理想的优秀年轻人拿什么度过青春的黑暗?如何生存、成长乃至战胜命运?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用整整二十年的时间,写出了这部百万字的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给了我们一份答案。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名音乐天才,出身贫寒,性格敏感又倔强,他的人生就是一个在希望与绝望中不断战胜自我的历程。《约翰·克利斯朵夫》全书十卷,分为三册。上册(卷一-卷四)是克利斯朵夫的生命清晨,是他的少年时代。他生活的小天地充满创伤和考验,但这一切都掩饰不住他的才华、自省与战斗的精神。中册(卷四-卷七)是克利斯朵夫的灿烂时光,是他的青壮年时代。面对社会与艺术的种种虚伪和不公,他天真而执拗地反抗着一切,他收获了友谊与纯洁的爱情,又转瞬失去了这一切。他精神世界高贵无比,现实世界却狼狈不堪,饱尝痛苦和流离。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