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侮而不斗,辱也。
--《公孙龙子》
:

《留碧》

PDF

作者: 黄华旗

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ISBN: 9787548601128

作者简介:

黄华旗1957年5月生,汉族,上海嘉定人。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进乡办厂当机修工,全国恢复高考后的七七级大学生,先后在嘉定区教育局、区委、区政府等多个部门工作、任职。1991年开始在省市级报刊上发表文学作品数十万字,其中《嫁妆》一文曾获上海作家协会等单位

内容简介:

《留碧》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儒者之勇,可师百岁”(明末清初诗人吴梅村语)的光辉形象。黄淳耀在明朝中了进士,可不愿做官;他科举出身,却撰《科举论》上、中、下三篇,批判科举的弊病;他精通理学、博览群书,诗文书画,无不精通——诗词宗法唐宋、散文风格近于归有光;为反对朝廷奸党与切磋学问,他在嘉定成立宁“直言社”。特别是在明清易代之际,当满清政府那个侮辱人身的“剃发留辫”法令强迫百姓执行时、当镇压之清军兵临城下时,黄淳耀拍案而起,振臂高呼,统率民兵坚守孤城!城破之日,毅然殉节于西林寺。他是宁可玉碎,不为瓦全!百年后,清代著名学者钱大昕在他的《黄陶庵像赞》上称颂:“公之文章,青天白日。公之心地,寒冰灏月。”大学士纪晓岚称其诗“浑然天成,绝无懦响”。

猜你喜欢

风起陇西
2025-04-14 9.3k
2025-04-14 2.3k
北上
2025-04-14 1.9k

所有评论

2023-05-04 12:51:41
0发表
《留碧》是一本不错的小说,通过朋友介绍我喜欢上了这本小说,现在我推荐给你,值得推荐的。《留碧》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儒者之勇,可师百岁”(明末清初诗人吴梅村语)的光辉形象。黄淳耀在明朝中了进士,可不愿做官;他科举出身,却撰《科举论》上、中、下三篇,批判科举的弊病;他精通理学、博览群书,诗文书画,无不精通——诗词宗法唐宋、散文风格近于归有光;为反对朝廷奸党与切磋学问,他在嘉定成立宁“直言社”。特别是在明清易代之际,当满清政府那个侮辱人身的“剃发留辫”法令强迫百姓执行时、当镇压之清军兵临城下时,黄淳耀拍案而起,振
2023-05-04 12:51:41
1发表
这是一本写实的历史小说,从黄淳耀的出生写起,如何中秀才,后又中了进士,可不愿为官。当满清政府那个侮辱人格的“剃发留辫”的法令强迫百姓们执行时,当镇压百姓的清军兵临嘉定城下时,黄淳耀拍案而起,振臂高呼,统率民兵坚守孤城。城破之时,有人劝他:“黄先生虽是大明进士,你又没做过官,可以不死。”黄淳耀落地有声地回答:“城亡我亡,我怎能因官不官而有二心?”有人劝道,“黄先生仅仅是一个都察院的观政(实习官),又没有真正做过官,清兵来了也无妨的,何必如此呢?”黄淳耀慷慨地说:“我早有誓言,与残害百姓的清兵誓不两立。嘉定城
2023-05-04 12:51:41
2发表
这是一本写实的历史小说,从黄淳耀的出生写起,如何中秀才,后又中了进士,可不愿为官。当满清政府那个侮辱人格的“剃发留辫”的法令强迫百姓们执行时,当镇压百姓的清军兵临嘉定城下时,黄淳耀拍案而起,振臂高呼,统率民兵坚守孤城。城破之时,有人劝他:“黄先生虽是大明进士,你又没做过官,可以不死。”黄淳耀落地有声地回答:“城亡我亡,我怎能因官不官而有二心?”有人劝道,“黄先生仅仅是一个都察院的观政(实习官),又没有真正做过官,清兵来了也无妨的,何必如此呢?”黄淳耀慷慨地说:“我早有誓言,与残害百姓的清兵誓不两立。嘉定城
2023-05-04 12:51:41
3发表
《留碧》中主人公黄淳耀的身上十分典型。黄淳耀(1605-1645),明朝崇祯十六年进士,无意仕途而回到故乡,隐居嘉定潜心研读。1645年,嘉定沦陷,清兵下剃发之令,群情激愤,嘉定绅民推黄淳耀与侯峒曾为义军首领,树旗立誓,坚守嘉定。嘉定绅民起义反清,清吴淞总兵李成栋领兵五千来攻。侯峒曾、黄淳耀领导义兵,登城抵抗,历时半月余,终以寡不敌众,合城群众惨遭三轮屠杀。侯峒曾与二子沉叶池死难。淳耀与弟渊耀至城西读书之西林庵,洒血壁上。明朝末年的中国,既盛产忠烈,也盛产汉奸,忠心耿耿与首鼠两端,刚毅伟岸与猬琐低贱,皆淋
2023-05-04 12:51:41
4发表
前几年和黄华旗先生共事过一段时期,得知其为嘉定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抗清英雄黄淳耀的第十五世孙,交往中常可见在黄华旗身上依然遗存着其先祖的风骨。前不久,黄华旗先生历15载积累写作的长篇历史小说《留碧》得以出版,小说图文并茂,故事性、史料性俱佳,再现了其先祖生活、成长、思想发展和舍生取义的平凡而又壮阔一生,再现了嘉定历史上最为惨烈的一幕,读来亲切,而又令人扼腕唏嘘。鄙人认为,《留碧》一书中最可称道的是展现出了一个古代士阶层最为可贵的那种风骨。中国古代,社会高层无非帝王将相,社会基层就是士、农、工、商。帝王,承平时
2023-05-04 12:51:41
5发表
我和黄华旗先生的爱人是同事,与黄华旗先生并无交往,仅知道黄先生曾在嘉定区教育局工作过,后到嘉定区政府某部门担任工作好像还是领导,至于其他方面的情况便一无所知了。2010年7月我和黄华旗先生的爱人都报名参加了由嘉定区教育局组织的教师疗休养西宁团,黄华旗先生因照顾爱人也自费前往。在和黄华旗先生相处的短短6天时间里,黄先生儒雅的气质、幽默的谈吐、仁厚的谦让特别是对嘉定历史有问必答的熟悉程度都给我留下了极好的印象。在《留碧》的阅读中,得知黄华旗先生还是嘉定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抗清英雄黄淳耀的第十五世孙,现在回想起来,
2023-05-04 12:51:41
6发表
凡是读过《留碧》这本书的读者,都会对300多年前,发生在嘉定的大屠杀留下极深刻的印象。今年是辛亥革命的百年纪念,如果撇开民族矛盾来看这一悲剧,满清以20万军队征服数百万明军,是令人难以相信的,《留碧》就揭示了当时社会深刻的矛盾,由于皇帝的多疑、宦官的笼权、官吏的腐败,才造成了民心的涣散。以至于一声:“蛮子献宝”便有不少人向侵略者献媚,乃至引颈就戮。作者重笔刻画了他的先祖黄淳耀从一介文人,到抗清英雄最后成仁的可歌可泣的场面,令人感动涌泪。因为从中国的近代史中,我们更多看到人们的贪婪、恋权,丧失民族自尊心,缺
2023-05-04 12:51:41
7发表
历史小说《留碧》写的是嘉定历史上民族英雄黄淳耀的成长过程及抗清、反压迫保卫嘉定人民生命及财产的事迹。历史上“嘉定三屠”是清兵屠杀嘉定人民的残酷暴行,民族英雄黄淳耀等领导嘉定人民不怕牺牲,勇于反抗的精神与事迹,永远记载在嘉定历史上。嘉定西门“候黄桥”的提名,也是为纪念侯黄两民族英雄而提。经过嘉定西门外“候黄桥”的人们,一般的只知其名而不知其详。今天黄华旗先生把它写成历史小说公布于世,这真是一件大好事。地大物博的中国,在旧社会里的民族斗争、反对民族压迫的运动从来未停过,外来侵略也不断发生,使中国人民饱受灾难与
2023-05-04 12:51:41
8发表
作为嘉定人,对故乡先烈侯峒曾、黄淳耀先生的故事,可谓自幼谙熟于胸。稍长,涉猎史书,对当年清兵入关时江南人民奋起反抗,“扬州十日、嘉定三屠”,阎应元江阴守城等具体史实,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这些民族英雄的事迹,用“悲壮”两字来形容,是十分恰当的。关于侯黄事迹的褒扬,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在夺取皇位百年之后,满清政权为了笼络汉族士人,以求其政权的巩固,开始宣扬“忠义”,下令追谥侯、黄先生。也就是在此背景下,雍正朝进士、乾隆朝詹事府詹事张鹏翀在黄淳耀、黄渊耀兄弟殉节的西林庵墙上写上了“留碧”两个大字。而黄淳耀
2023-05-04 12:51:41
9发表
<留碧>有一种史诗般的悲壮色彩,在描写嘉定城陷、惨遭三屠时,字字呕血,句句挥泪,把悲壮融进了字里行间,在民族矛盾冲突中揭示了构成那幕悲剧的时代因素。在主题的开掘上达到了相当的深度,大大超越了民族主义情结。作者运用了史学家的眼光,把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和人物,放在广阔的历史画面上去展示,使作品既有文学性、艺术性,又不乏历史的真实性。先生的小说,犹如一幅幅流动的画面,让人赏心阅目,不忍释手,又象一幕幕定格的镜头,让人刻骨铭心,挥之不去。
2023-05-04 12:51:41
10发表
同乡作家写的本地一段历史,读到最后荡气回肠,留得英名传于后世。
2023-05-04 12:51:41
11发表
喜欢作者的风格,朴实又不乏文采,可以看得出作者文学底蕴深厚,对读者来说,在看书的同时,还提高了自己的文学素养,可谓一举两得。书中的插画也很好的配合了主题,图画趣味而且耐看。总之是本很不错的书,只有看过的人才能体会。
2023-05-04 12:51:41
12发表
难得的充满上海乡土气息、更难得以发生在上海嘉定的一段历史为背景,浩然正气跃然纸上。让我这个离开上海的上海人读起来感觉即亲切又感人.
2023-05-04 12:51:41
13发表
《留碧》这本书是我一个朋友推荐的,很不错,之前一直没有注意到黄华旗先生的书,自从看了他的《留碧》以后,颇有感触。全书十二章84节300页共30多万文字,真实地再现了365年之前“嘉定三屠”残酷、悲凉、壮烈的抗清场景。“儒者之勇,可师百岁“的黄淳耀,百年后被清代著名学者钱大昕称誉“公之文章,青天白曰。公之心地,寒冰灏月。”这是民族脊梁的深情礼赞。所以,《留碧》是一部气势恢弘、震撼人心、将民族精神与宏大叙事以及真实历史与长篇小说完美结合的力作。我每天都在认真地拜读、咀嚼、回味、思索……就像黄华旗先生他自己所说
2023-05-04 12:51:41
14发表
《留碧》为我们塑造了黄淳耀“儒者之勇,可师百岁”的光辉形象,前后化了十五年时间,上海嘉定黄华旗先生写成了一部30余万字的长篇历史小说《留碧》,我有幸帮这本著作设计了20幅插画,这本书中的每一幅插画都是一张一张的国画,绝对不容错过哦。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