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精短文学经典译丛·诗意人生系列·涅瓦河畔》

作者简介:
伊琳娜·奥多耶夫采娃(1895—1990)
俄罗斯著名作家。1895年2月出生在拉脱维亚首府里加一个有钱的律师家庭,本姓格伊尼可。一战爆发时举家迁居彼得堡,1918年11月进入话语学院诗歌部学习,并用母姓奥多耶夫采娃做笔名。1919年夏进入文学研修所学习,师从古米廖夫,加入“诗人车间”。1922年第一部诗集《神奇的院子》出版。1922年夏与丈夫格·伊万诺夫取道柏林去巴黎侨居,开始散文创作,先后出版长篇小说《死亡天使》《伊佐莉卡》《镜子》等。从1962年开始,创作有关俄罗斯作家的回忆文章,先后出版回忆录《涅瓦河畔》《塞纳河畔》等。1990年10月14日逝世,葬于彼得堡彼得堡沃尔夫斯基东正教墓地。
李莉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左琴科小说艺术研究》和《伏特加里的红月亮》等。(译者照片2002年8月摄于彼得堡)
内容简介:
我不是写我自己,也不是为自己而写;我写的,是我在“涅瓦河畔”有幸认识的人。我写他们,为他们而写。我尽量少写我自己,只是在与他们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时才提及。我只是眼睛,看到他们的眼睛;只是耳朵,听到他们的耳朵。我是那些最后看到和听到他们的人之一,我只是他们活的记忆。——奥多耶夫采娃我马上被回忆录吸引住,接连读了两天,可以说是一口气读完的。仿佛顿时离开冰天雪地的远东海港,置身于阳光灿烂的巴黎爱丽舍田园大街上。作者奥多耶夫采娃把我带入俄国流亡作家和诗人的生活中,他们当中,有的我知道,有的从未听说过,现在才认识。我同他们一起喝茶,一道散步,对他们渐渐熟悉了。——蓝英年无个性不成诗人,当奥多耶夫采娃借道《涅瓦河畔》,让我们透过这些大名鼎鼎的诗人的尘世皮囊看到他们的,也包括奥多耶夫采娃本人的真面目,哪怕只是一瞬间,哪怕只是半个面,叫人如何不心动呢。——李莉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