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亚特

作者简介:
【作者介绍】
荷马(约公元前9世纪-前8世纪),古希腊盲诗人,生于小亚细亚。相传古希腊长篇叙事诗代表作《荷马史诗》为其所作。在那个缺乏文字记录的时代,各种文学作品都依靠口口相传,而荷马却在口头诗歌的基础上旁征博引、推陈出新,用诗人的情怀及文字的魅力将特洛伊战争描绘得精彩绝伦。凭借杰出的艺术才能,他被但丁赞誉为“诗人之王”。
《荷马史诗》语言简洁洗练,人物形象鲜明突出,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它的出现标志着古希腊文学艺术成就达到了*,荷马也被后人誉为与但丁、莎士比亚、歌德齐名的“世界四大诗人”之一。
【译者介绍】
王焕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毕业于莫斯科大学古希腊罗马语言文学专业,后入社科院从事古希腊罗马文学研究,是国内仅存的精通古希腊语、拉丁语的老一代学者之一。主要译作有《荷马史诗》《伊索寓言》《沉思录》等。其中《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于1999年荣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奥德赛》于2001年荣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翻译奖。
内容简介:
《伊利亚特》又名 《伊利昂纪》,是古希腊*早的传世文学作品,与《奥德赛》合称《荷马史诗》。全诗以特洛伊战争为题材,以希腊联军主帅阿伽门农与将领阿喀琉斯的争吵为核心,叙述了特洛伊战争结束前50天的精彩故事。
作品塑造了众多骁勇善战、为集体建功立业的英雄形象,语言凝练而富有节奏感,极大地影响了西方文学的创造风格;它突破了史诗仅限于记史的传统,更加关注人物的内心描写,是诗体小说的开山鼻祖,也是整个西方文学的经典之一。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