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羽生作品集(朗声新版)_女帝奇英传(16_17)(全二册)》

作者简介:
梁羽生(一九二四——二○○九),本名陈文统,生于广西蒙山,世代书香门第,熟读古文,擅于对联。少年时,拜史学家简又文教授为师。抗战胜利后,入广州岭南大学,攻读国际经济专业。毕业后进入香港《新晚报》担任副刊编辑,一九四九年定居香港,任职《大公报》。从小喜欢看武侠小说,文史造诣颇深,涉足文坛后,曾用“梁慧如”、“冯瑜宁”等笔名发表过多篇散文、文艺评论和文史随笔,也曾用“陈鲁”笔名写评论中国象棋的文章。一九五四年,由于香港武术界太极派和*派的一场公开比武,造成香港社会的轰动,《新晚报》便商请梁羽生撰写武侠小说在报上发表,*部《龙虎斗京华》刊出后,大受读者喜爱,遂开始了他的武侠小说创作生涯。从一九五四年到一九八四年间,共有三十五部武侠作品问世,总字数达一千多万字,被誉为新武侠小说的开山祖师。梁羽生擅长在武侠小说中渗入中国诗文艺术,融和文学、历史、诗词、联语于一炉,充分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观。自认《萍踪侠影录》、《女帝奇英传》、《云海玉弓缘》三书为其代表作,而其它作品如《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等,也多次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散文作品则有:《笔不花》、《笔剑书》、《笔花六照》、《名联观止》等。
内容简介:
唐高宗年间,先帝大臣殿前检点长孙均量对武则天专权不满,辞官归隐,在四川剑阁之上结庐隐居。高宗皇帝死后,武后改唐为周,更引起了太子及一班大臣的不满。上官仪因反对武后事败被杀,长孙均量收养了他的孙女上官婉儿,教她习文练武。婉儿十四岁时,长孙均量对她说明身世,要她到长安伺机刺杀武后报仇。但事出意料,婉儿先是被武后的风度举止所吸引,后又被其胸怀见识所折服,非但没有杀之以报家仇,反而成了武则天重用的宫中女官,尽展所学,做出了一番事业。其时,王孙李逸因不满武后专权,逃出京城,亡命江湖,学成一身绝艺,欲借英雄大会之机成为武林盟主,得武林英雄之助夺回李唐江山。奈何一众英雄鱼龙混杂,不堪一击,英雄大会被武则天侄女武玄霜一人搅局。李逸新败之后心灰意冷,又被恶行者、毒观音重伤,幸被武玄霜所救。武玄霜对李逸一往情深,谆谆劝诫,加上李逸耳闻目睹武周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固不能反驳玄霜之言,却难改心中固执成见,对玄霜恨也不是,爱更不能。李逸与婉儿青梅竹马,重逢后再生情愫,谁知婉儿投身武后门下,令李逸万分伤心失望。在疗伤期间,李逸也觉察了长孙均量之女长孙璧对他的款款情意。李逸与上官婉儿、武玄霜、长孙璧四人之间形成了错综微妙的感情纠葛关系。李逸伤愈后孤身入京,但行刺未果,为长孙均量父女所救。受长孙均量临终所托,李逸与长孙璧结为夫妇,远走天山,生下一子李希敏,打算在此终老。不料好景不长,八年之后,武后之侄武承嗣为图继承帝位,暗地里通外国,与突厥大汗勾结,并且四处寻找李逸,以图扫清继承帝位路上的障碍。突厥大汗也想利用李逸入侵中国,于是掳走了李希敏。同时,武玄霜奉命出关寻找李逸劝其归国,李逸的安宁生活至此终结。在突厥宫中,李逸与武玄霜相见,几经曲折与激烈的战斗,李逸终于逐渐理解和谅解了武玄霜,无奈他已有家室,且长孙璧对之深情无限。后长孙璧因怀孕误服假死之药而真的死去,李逸悲痛之下再度入关。其时,朝中各方为争夺帝位继承权明争暗斗,武后因侄儿不肖,决心传位儿子,又因其懦弱,力劝婉儿嫁给他。李逸与武玄霜揭穿了武承嗣的图谋,武玄霜安排李逸进宫与婉儿相见,恰逢宫中发生政变,武则天被迫退位,太平公主趁机毒杀李逸,李逸临终前托孤玄霜。婉儿终于嫁给新皇帝,唯有武玄霜独自强忍悲痛,拒绝师兄裴叔度的求婚,决心与李希敏相依为命,以终天年。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