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散文集人生看得几清明》

作者简介:
朱自清在中国是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很多人都是读着他的散文长大的。他用一支生花妙笔,描绘自然的斑斓与生机,描绘山河的绮丽与雄壮,描绘世态的琐碎与温情,描绘人心的真纯与炎凉,描绘世界的辽远与多姿,描绘生命的无奈与苍凉。这个清淡得如同白月光一般的名字,就这样悠悠地映照着中国的现当代文学史,不刺眼,却也足够明亮。朱自清,原名朱自华,1898年11月22日生于江苏省东海县。6岁那年全家迁至扬州,所以朱自清一直以扬州人自居。1916年,朱自清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后考入哲学系,改名自清,字佩弦,号秋实。1920年,从北大毕业后,朱自清在江浙一带做了五年的中学国文教员。1925年,经俞平伯推荐,朱自清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朱自清随清华大学迁至昆明,在西南联合大学继续讲授文学批评等课。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朱自清又随清华大学迁回北平,仍任教授及中文系主任。1948年,朱自清在北平病逝。朱自清出身于书香门第,作为家中长子,他自幼继承父辈的家学渊源,逐渐养成了整饬而温和、庄重而矜持的文人气质。朱自清*早以诗人身份涉足文坛,1919年,朱自清发表处女作诗集《睡吧,小小的人》,以清新明快的风格在诗坛崭露头角。1922年,朱自清与俞平伯等人创办《诗》月刊,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1925年,朱自清到清华大学任教后,在文学创作方面转为以散文为主。朱自清的文字虽质朴平实,却有珠玉蕴藏其中,这种淡雅清丽的风格让他的散文很快在文坛独树一帜。1928年,朱自清*部散文集《背影》出版,随后又陆续出版了《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等多部文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巨擘。朱自清不仅是一位诗人、散文家,而且是一位学者,一位民主战士。他不只有创作诗歌和散文时的脉脉深情,还有深邃激进的思想。他在古典文学、语文教育、语言学等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建树,而且他从青年时代起就致力于追求光明和真理,关心国家的命运,坚定地投身到民主自由与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去。朱自清一生著作等身,出版作品二十余部,近二百万字。这么大的文字量,普通读者很难一一品读,为此,我们编辑出版了这本散文集。书中收录了朱自清先生的经典散文,这些名篇极为宝贵,体现了先生独特的审美旨趣和美学意境,堪称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瑰宝。需要指出的是,文中个别词句及标点的用法不符合当代白话文的通行规范,这是早期白话文的语言习惯,为尊重原著,编者没有一一更改。通过品读本书,相信读者定能深入领悟朱自清先生对现代散文体制和风格的开创性贡献,并从中汲取有益的营养,获得真正美的享受。
内容简介:
《朱自清散文集》从朱自清先生的近200万字的作品中精选了50篇,不仅包括了人们耳熟能详的《春》《荷塘月色》《匆匆》《背影》,还包括《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新年底故事》《给亡妇》《看花》等知名度比较高的作品。为了使读者阅读方便,编者将这些文章分为四章,分别是俗世烟火、山河风物、旅行断想、时论杂谈,让读者通过阅读这些淡雅清丽的文字,获得真正的美的享受。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