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

《中环线》

PDF

作者: 小饭

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ISBN: 9787512501911

作者简介:

小饭80后作家,出生于上海,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曾在《收获》《十月》《萌芽》等期刊发表小说;现为《上海壹周》《东方体育日报》《东方文化周刊》专栏作者。曾获《上海文学》“全国文学新人大赛”短篇小说奖;《青年文学》“文学新人奖”;出版有《不羁的天空》《我的秃头老师》《毒药神童》《我年轻时候的女朋友》《蚂蚁》《爱近杀》等。

内容简介:

这个小说截稿时恰逢某个寒冷深夜,忽然想起我的好友赵杰老师在10年前我们高三的晚自习上经常唱的那首歌。这里要跟大家分享,词是这样的:“我的爸爸,嘿!是你的妈妈……”曲调则抄袭了“我的热情,嘿!好像一把火……”对,就是你我大家都会啍唱的那首歌。这首已经被篡改的歌,唱它一定能给你带来快乐,相信我。没事儿多唱唱。然后我要做一个小小的说明,写这部小说时上海的中环线实际并未“合拢”,而且闭合中环线的最后一段才刚刚开工。为了剧情需要我让它提前成为了一个圓。我想,反正它迟早要圆的。这个态度不好,我得说抱歉。虽然我们在写作时发现了自由,并体验到了自由带来的乐趣和从容,感觉很爽,但也不能利用这点小权利干不靠谱的事情。但我干了。因为在创作上,这点自由已经算“难得”。我得承认我写这个的时候犯了错,事实再一次无情证明我们不能想当然。天知道名叫中环线的那条高架,其实不“环”?至少那时候还不。嘿!哥们姐们,来来来,再唱一遍。

猜你喜欢

风起陇西
2025-04-04 9.2k
2025-04-04 2.3k
北上
2025-04-04 1.8k

所有评论

2023-05-04 12:51:41
0发表
看到《中环线》的装帧设计和《独唱团》如出一辙,亲切感也就油然而生,喜欢牛皮纸般粗糙朴素的质感,喜欢扉页上的那句话:“上海的中环线,是一条水泥做成的彩虹”。《中环线》的故事从石头大学毕业开始,经过朋友介绍进入一家出版公司从事编辑工作的石头,事业上不温不火,无所突破,马上面临被解聘的危机。杜一冰是石头的好友,以写作为生的“才子”,纵横捭阖于情场之上,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石头则恰恰相反,作为资深宅男,他的业余时间基本上在租住的小屋度过,看电影球赛,足不出户,直到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上遇到了小金鱼,并迅速坠入爱河,
2023-05-04 12:51:41
1发表
正如作品开篇所描绘,中环线犹如彩虹。说她是半圆形的,那不够准确。彩虹是一个圆,下面半个圆总是映射在湖面上。这事一道动人的风景线,这是一个个讲述从象牙塔上走入现实社会的年轻人故事。作者小饭就在这样不经意间向读者们拉开了本书的帷幕。是啊,中环线是一道风景线!中环线上有着如潮般往来穿梭的车辆;中环线上有着无所追梦青年人们的匆忙身影;中环线上更有着无数青年人对理想,对现实的人生感悟----------正可谓风景这边独好。这条线上有着欢欣,也有着感伤;有着匆忙,也有着无奈。暮然回首间,青春已经远去。但是,我们不难发
2023-05-04 12:51:41
2发表
上海,一个光彩夺目的城市,在那里,时尚、另类汇聚一堂,刺的人怅然若失。从小到大,对上海并不陌生,曾经在上海真实地生活过一段时间,之后无论是途经,还是特意前往,上海总是出现在我旅途的行进过程中。按说,我该对上海有着深厚的感情才是,可至始至终都无法喜欢上海,那样一个美丽多变的城市。《中环线》,写在上海的中环线建成之前,带着作者和主人公的美好希翼,小说里的中环线,承载着一段现实的梦想。因为现实总是残酷而又无奈。上中学时,就曾迷过轰动一时的韩寒,还偷偷买了三重门,尽管那时这类书都被学校列为禁书。印着韩寒推荐的字样
2023-05-04 12:51:41
3发表
老实说,小饭的《中环线》是我读的第一本80后小说;老实说,我以后不会再有这样的心情和兴趣。小说是一些所谓上海年轻白领生活的再现,再现了他们从走出校园讨论什么是纯洁和理想,一直到变成纯洁杀手和赚钱机器的过程。文风通俗,或者说粗俗;故事好懂,或者说根本不需要思考就会懂。整部小说所写的,除了吃饭,就是聊天,要不就是聊Q,再不就两个三个人一起卖萌。老实说,小说内容是如此空洞的!小说的空来自作者生活本身的空。这个空,就是这些年轻人从毕业开始物质的“空”,渐渐滑向精神的“空”。这就是所谓的成功吧!老实说,我的平凡生活
2023-05-04 12:51:41
4发表
读小饭《中环线》,感觉语言有股痞子蔡的调皮的味道,写的也是年轻的爱情。在我们年轻的时候,相对贫穷,可能没有房子,只好租房子住,有时候甚至几个人挤在一起,比如杜一冰和石头,但都同样向往爱情。杜一冰,感觉像《第一次情迷接触》中的阿泰,情圣一般,游戏情场,感情总在开始结束,而且总有一堆歪理。而石头,虽然没有痞子蔡油嘴滑舌,但也算能说,因为是青春期,所以话题往往沾点性之类的指向,但还算干净,一笑而已读起来比较轻松。石头在感情上也相对专注些,他对小金鱼的感情是真挚的,经过了大量篇幅的拍拖描写,石头终于和小金鱼好上了
2023-05-04 12:51:41
5发表
学校是单纯的简单的,社会是复杂的矛盾的。两者是相联,相融的,又是独立的,当从学校踏入社会,从一个圈跳入另一圈,你会发现其实他们又是完全一样的。中环线,多美好,“我”望着,终于从老妈的管教下出来了,想想那四年,真是头痛。我想好多大学生都有些感,含辛如苦的家长,送孩子去上学,担心这担心那,电话摇控指挥,恨不得天天呆在孩子身边,其实孩子的成长需要一定的空间,孩子也需要有隐私,家长总想以老母鸡护小鸡的状态去教育孩子,其实往往取不到好的效果,反而会造成孩子更多的叛逆。“我”就下定决心,偏要在大学谈恋爱,不谈恋爱的大
2023-05-04 12:51:41
6发表
我这个人一直是很文学的那种,每当看到很好的文字或者听到很动人的歌曲都会心潮澎湃,说不出的那种感觉,我想很多爱书的人都能体会我的那种心情。在80后作家里,一直很欣赏韩寒派的作家,尽管文字缺少了郭敬明式的凄美,但是在深度和广度上都高人一等。记得第一次翻独唱团的时候,那个封面,那些刺痛的文字,都让我泪流满面,哭的很厉害,也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韩寒写出了我们很多人的心声,是痛苦与梦想的层层碰撞,是希望与失望的每每纠葛。我总觉得人活着,灵魂是最重要的。不管我是一个充满抱负的穷学生,还是现在已经有房有家有稳定体面工作
2023-05-04 12:51:41
7发表
《中环线》是一部关于大学毕业生的奋斗史,关于人生理想的追求,以及情感诉求的深层次发掘,是一部叩问现实的青春励志小说。简单来说,几个年轻人在毕业后的几年时间里,通过事业了解到人及社会的互动关系,通过爱情体味着梦想与现实,责任和友谊的真谛,他们经历着生活和爱情的波澜,有时迷茫有时苦痛,但他们努力地奋斗着,并将最真挚的笑脸留在了青春的岁月中。30岁前,我们向世界走来,30岁后,世界离我们而去。背叛不是常态,而回归才是一种常态。这是人的宿命。三十难立的80后。其实,大学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它假定你已经长大,可以自己
2023-05-04 12:51:41
8发表
中环线,比内环少了几分喧哗拥堵,比外环多了几分生趣,看到这个名字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些。试读了一些,然后从网上看了下描述,应该是值得我们读的一本好书据说,这是一部关于大学毕业生的奋斗史,关于人生理想的追求,以及情感诉求的深层次发掘,是一部叩问现实的青春励志小说。光凭这些就值得我们这些毕业多年的和刚刚毕业的和即将毕业的人读读。原因有三:一点,这本书能够叫我们这些毕业多年工作多年的奋斗者们,能够回忆回忆当初创业或者谋求工作时候的点点滴滴,从书中人物身上或多或少会显现出自己或者朋友伙伴当初的影子,能成为祭奠我们青
2023-05-04 12:51:41
9发表
我特意找了此书来看,这是一部关于大学毕业生的奋斗史,有关于人生理想的追求,也有对现实的思考。主要讲述了当代大学毕业生面对的生活、爱情、事业等问题的态度,有积极向上,有坚持自我,也有顽强不屈;是值得每一位年轻人品读的文学作品,身为80后的我们,也许正是因为处在梦想和现实之间,摇摆不定,促使着我们的思想更加复杂化。所思考的问题也比较真实。作者小饭,我对他并不太了解。但是能写出这样一种励志类型的青春读物,我想也许我能从中读懂些什么。曾经,我也是从学校毕业,可是毕业之后的我步入了打工生涯,仅是处在生产线的流水车间
2023-05-04 12:51:41
10发表
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中写,现实常常翻折过来,严丝合缝地盖住我们长期的梦想,与它合为一体,像两个全等的几何图形一样。想想,大学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它假定你已经长大,可以自己安排、做决定,所以在管理的态度上,基本上属于放任自流。青春的荒废,如果你没有自我确定的感觉,你就一定会用一种相反或出格的方式去尝试。其实,每个人的青春背后,都不是一个蓄谋已久的阴谋,而是抉择,不论是顺从的方式,还是背叛的方式。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时的后悔,跟青春的荒诞无关。那或许只是一种停顿,每个人都可以开始不同的思考。奢侈的青春结束
2023-05-04 12:51:41
11发表
上海的中环线,是一条即将完成的路,是一条环线。为什么书名不叫内环高架路,我想这是因为内环代表历史,而中环意味着现在和将来。所以,书名的含义或许就是80后的这一代青年初见人生的一种体验,甚至是宿命。书的内容并不是充斥着深奥的人生哲理,而是充满着年轻人的语言,年轻人的思维,年轻人的智慧,当然也有些许也有年轻人的无奈,这一代年轻人的生活看似都是这般。作品中的人物的生活、语言、工作具体内容等等,与作者平时的生活圈子,所见所闻不无关系。80后人生取向的分化较之以往都大了很多。家庭背景与财富积累程度,所处的地域文化,
2023-05-04 12:51:41
12发表
所谓青春,也不过是意味着,你和它的缘分就在于今生今世你可以不断地望着它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这一端,看着它逐渐消失在一个一个的转弯处,而且它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回不去。这一路上,你可以迷茫,可以徘徊,却不得不一直前进。那年,我们十八九岁,收起脸上的稚嫩,将梦想装进背包,来到这个我们以为可以实现梦想的地方,恍恍惚惚,四年的日子稍纵即逝,我们又一次开始收拾行囊,我们的行囊里收藏着四年来的时光和记忆,带着种种地感动,我们将开始一个新的旅程。对有些人而言,那是一种遗忘;对有些人而言,那是一种过程,对有些人而言,那
2023-05-04 12:51:41
13发表
上海的中环线,我见证了它的建成,它见证了我的成长。{关于中环线}在上海的这些年,要说某个地方跟我特别有缘,那一定就是这条中环线的其中一段。05年刚到上海,公司在内环边上,但是我在那里只工作了不到2个月,公司就搬家了,搬到了现在的中环线附近,只是当年这条中环线还在筹划之中。当时住的小区大门口就是这条中环的一个出口,看着它从无到有,抱怨着它影响了我们的出行,也目睹着这小区的周围从荒凉到繁华,租金也随着房价水涨船高。10年,告别了工作了5年的公司,我以为终于可以离开这个地方了,可是1年不到现在的公司也要搬家了,
2023-05-04 12:51:41
14发表
读过这本牛皮纸封面的《中环线》,我曾一度感觉极不适应,这个发生在上海的青春故事似乎离我很遥远。弥漫着80后的味道,无拘束的直白,不掩饰的张扬,透明的内心世界,无限放纵的思想,梦想和现实的冲撞,当然也伴有成长的苦涩。我一直在想,作者为什么会把它定为《中环线》而不是其他。中环线这道水泥做的彩虹,这条绕上海一周的轨迹,难倒就像是我们人生的路。每个人都在绕着这条路不停的向前冲,也许我们会无数次的经过同一个点却再也回不到从前。石头是一个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幸运的凭借打牌时的人脉在出版公司做了图书策划。是小白领,但
登录后发表评论